首页 / 和田玉 / 中国玉之礼仪

中国玉之礼仪

概括地说,新石器时代菘泽文化的玉璧形体较小,中孔与肉等同;至良渚文化时璧的形体渐大,中孔相对变小,趋于定型,此时的玉璧多为素面,切削成形不够精细,璧面欠平整,又少例琢刻鸟纹,神兽面纹。西周时大型玉璧多光素无纹饰;小型璧环刻精美的龙、凤、鸟纹。商代玉璧璧面多光素平整,边缘轮廓圆润、无棱角

系璧,形制较小,一般直径为10厘米以内。用作佩饰,系于腰部。玉璧的形制和纹饰又有时代和地区特色

唐代玉璧流行龙戏珠及云朵纹图案。战国两汉玉璧间或有出廓形式:内部透雕、外侧边缘加饰龙凤或吉语,精致华丽

现雕神人纹:戴羽冠,倒梯形脸,环眼,长方大口,呲露两列牙齿。中叉有纵向通孔,可供嵌插用。唐宋时代的玉冠为盛开的莲花形状的圆雕,冠下有发髻贯穿,绾发束于头顶

过去文物器物学著作,常根据《周礼》记载界定玉礼器六种,现根据考古学新成果,将各种礼制活动供奉和仪仗品,代表鬼神和权利,等级标志物玉器归纳为礼制玉器。被用来作为氏族的图腾物。玉是山川之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礼仪用品。主要品种有:

圆形璧面称为“肉”,中心孔洞称“好”。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有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形成。形状为圆形扁平体,中部挖空。肉大于好者称璧。在实际应用上璧又是权力等级的标志,或佩戴或随葬,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信物。璧的造型按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念,用以象征太阳和天宇,据《周礼》记载,为祭天的礼器

良渚文化出土的透雕玉冠饰,造型为变体飞鸟形,扁平体。下端磨成插榫槽口,规则地琢通五个小孔。另有三叉形冠,如山字形,中间叉体略短。用线刻和镂空手法雕刻神人、神兽图案。玉冠饰:红山文化出土马蹄形器(又称箍形器),筒状,一端削成斜口,上面有两个穿孔,多数人认为是束发的玉冠

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璧、璜等组合的“组佩”,为重要礼仪佩饰,相传至明代。汉代以后,玉璧渐式微,形制纹饰多重复前代

春秋战国时的玉璧;器形渐薄(有的径尺大璧,厚度仅有1厘米左右)立面平直,转角手感锋利,通常在璧面外缘勾彻出极细窄的弦纹;璧面琢刻谷纹、蒲纹

谷璧,璧面满雕纵横排列有序的饱满谷钉,寄托对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蒲璧,璧面蒲后为瑞草,象征草木繁茂,欣欣向荣,拱璧的形制,色泽与纹饰都与礼天的礼仪有一定联系。大璧直径约为20厘米?用青色玉制?圆形以与天空的色泽对应,“苍璧礼天”,大璧是天子礼天的用器,诸侯贡献天子亦用大璧。璧按类型划分,可分拱璧、系璧两类;拱璧为持握、供奉的礼器,包括大璧、谷璧、蒲璧

如红山文化中龙、鹄、鸮;良渚文化中透雕人首牌饰、龙山文化神人面玉人佩,商代玉羽人、人兽面合体饰等玉雕。玉雕神祗:原始社会氏族图腾崇拜物,神化的祖先、氏族英雄人物、首领、动物及自然神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116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