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培技术 / 蝴蝶兰抗开花技术

蝴蝶兰抗开花技术

以肥培管理方式,加重氮肥(N)、磷肥(P),而减少钾(K)肥,此技术结果显示可有效抑制开花,但是经由此种处理后之大苗送到日本市场,在一至二个月的时间内无法恢后开花机制,花期延误数个月,因此失去了商品价值

由于花梗苗经运输后影响品质,近年来部分欧、美兰园开始要求进口不带花梗的大苗。日本之要求为营养充份之大苗,欧州与美国原来购买已催出花梗之花梗苗。兰花之出口以大苗为主

因为在2月~3月此时期台湾的大苗经过冬季自然低温催花,几乎无大苗供应,造成兰苗销日之空窗期。日本蝴蝶兰市场以7月为销售大月,7月之兰花礼篮内所组装花株必须在6月底开始开放,因此在2月~3月之要开始进苗,经过一个月的休养,一个月催花,三个月到四个月之花朵培养

请见此网站内容中“兰花产业”大项下“兰花栽培生理与兰花开花控制”。此文章部份内容已整理完成。以往兰花开花研究项目以催花为主,抗开花之研究在已往研究文献未有论文叙述。有关兰花开花生理,以新加坡国立大学Hew与Yong两人合着“PhysiologyofTropicalOrch idsinRelationtotheIndustry”中第6章“ControlofFlowering”最为完备

温室内白日温度与夜间温度都要低于特定的催花温度。(一)AD与AN之总和大于特定数值

(二)、加温配合荷尔蒙处理

夜间低温较不重要,如果白日温室温度无法低于催花温度,夜间低温处理对开花得效果影响不大。(三)白日低温处理(AD)为主要因子,大于特定值即抽出花梗

加温的设定温度不必太高,只要维持于营养生长时最佳温度即可达到抑制开花的效果。4.在所有栽培时期大气温度太低时,以加温技术维持兰苗不具有“低温累积”效应。加温技术之成败关键在于白日与夜间温度的设定

2.由上述营养生长所需环境,了解其催花所需温度与白日/夜间低温累积量对花梗抽出的影响

AD=i为白日小时,Ta为第i小时温室内温度

AN=j为夜间小时,Tb为第j小时温室内温度

3.品种特性

因此只得藉由原来生理研究之基本资料与业界在冬季加温抗催花的观察数据加以整理。得到初步的结果介绍如下。生物系统工程研究室自2001年即开始进行此抗催花技术研究,然而并无任何官方经费得以支持此种研究

(二)白日低温处理(AD)不是主要影响因子,夜间低温处理(AN)才是主要影响因子,大于特定值即抽出花梗。为求抽出花梗,夜间要求维持低温

(一)、高温处理法

在相关的抗催花试验中,温室内温度是影响抽梗的量化指标,称为累积低温量。而且以每小时为计算单位最为适当

1.了解兰株品系的最佳栽培环境,包括白日温度、夜间温度、光量、光周期等

5.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因此以大量材料进行抗开花处理再挑选未开花之植株出售。主要的问题在于抗开花的比例不高,而且以后开出之花朵数减少。以高温处理,冬天温室之温度无论日夜均维持于27℃以上,品种为小白花amabilis。此种方式不适合企业经营

蝴蝶兰抽出花梗与累积温度之关系归纳如下,由白日低温累积量(AD)与夜间低温累积量(AN)加以说明,共分成以下四大类:

而在大苗时期,依据未来销售日期调整肥料成份与光量,促使植株成熟。3.植株适当的施肥

第四型品系:由于白日或夜间的低温效应都会影响开花率,因此要抑制开花必须日夜都进行加温

国内兰花业者在抗开花试验中未能达到抑制开花效果。根本的原因有两种:。以上的研究结果可知以品种特性配合加温技术,可以达到最佳抗开花需求

4.此技术容易大规模作业,以机械化及自动化方式执行,避免太多人力需求

(三)、肥培控制方式

此种抗开花处理系在冬天后之春季2月,加温配合荷尔蒙施用处理。抗开花比例可高达8成,但是经由荷尔蒙处理后之兰苗,开花后变异畸形花朵比例极高

(四)温度累积值不论日间或夜间,只要白日或是夜间两者之一之低温累积量低于特定值,即可催出花梗

抗开花技术即是反其道而行,使兰株不抽出花梗

依兰界传统催花经验,以营养生长良好的大苗,在催花之前先施以高比例的钾肥,温室维持比平日更强的光量,时间将近一个月。然后再以低温处理进行催花作业。因此蝴蝶兰大苗自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其基本条件包括:

1.抗开花处理技术,不影响兰苗的健康状况。生长势与营养含量不受损失

第二型品系:夜间累积量为主要影响因子,因此以夜间加温方式抑制花梗抽出

因此合理的抗开花技术应该采取综合处理方式,利用品种筛选、肥培管理、与环控调温方式,使得兰苗维持营养成长而不致于转化成春化抽梗现象。兰花本身为复杂的生命体,以单一处理方式在管理作业十分便利,但是以作物生理之观点,将严重干扰兰苗正常的成长。例如加温、使用荷尔蒙、或是改变用肥成份。而在需要催花之时期,停止使用抗开花技术,兰苗得以开始抽梗,因此兰花花期可由栽培者所掌控。综合上述方法,可知业者之传统处理方式以单一技术为主

此种兰花环境适应范围广,设施不需风扇与水墙也可成长良好,开花期一年甚至两次。产地为南投、云林、嘉义。但是花形不美,开花习性不整齐,因此不适合量产。此类蝴蝶兰以中红花为主,几乎都与朵丽蝶兰杂交。在国内栽培的蝴蝶兰品种,只有少数品系其开花机制不需要经由春化(低温)处理

2.温度低于某个极限值

1.加温范围为达到抗开花需求,虽然已进行加温,但是加温的开始的日期太晚,加温的设定值并不恰当。兰株的适当栽培温度愈高,愈是属于高温品系,此现象愈严重。兰株仍然产生低温累积值,因此花梗陆续抽出,未能达到抗催花效果

5.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地区,其加温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慎选品种,了解品种特性,适地适种是抗催花作业成败之主要关键

2.抗开花之处理停止作用后,兰苗的生殖生长容易诱导,迅速达到抽梗效果

但是蝴蝶兰能忍受之低温有其极限。多数的品种需要低温处理才能抽出花梗,而蝴蝶兰之品系依其对温度之需求可分成五大类,每一类型之品系有其适合的白日与夜间温度,称为Td与Tn。白日的需求催花低温值为T1,夜间催花低温值为T2。过度低温对兰苗抽出花梗并无帮助,反而损害兰苗。而春化处理时,需要的低温与原来Td与Tn值有一定的关系

台湾蝴蝶兰外销市场以日本,欧美为主要地区。而世界蝴蝶兰产地大多在北半球,冬季时属于低温状态,因此开花生理为自然催花,大多数大花在每年11月至隔年1月陆续抽出花梗,2-4月陆续开花

对分生苗而言,生长习性整齐,低温处理对于抽梗率的影响则十分显着。因此以实生苗进行试验的数据,很难区分是环境影响或自身差异。对于实生苗而言,由于同批生产的品系本身即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在此研究中,都以分生苗为观察对象。在催花试验中,主要以抽梗率做为比较标准,而且抽梗率又随低温时间而逐渐增加

第三型品系:白日累积量为主要影响因子,以白日加温方式达到抗催花效果

白日低温累积量(AD)之计算公式如下T1

整理其试验结果如下:。有关国内兰花者对于抗催花曾进行的试验,经由田间实地调查

这也是此兰花栽培多样多变化的一项原因,更验证了兰学研究之不易。因此至少有30种组合。依光量需求区分成三型。上述的讨论为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之研究结果。更细部的研究正持续进行。国内的蝴蝶兰品系,依其最适合的日间与夜间栽培温度,可分成五大型。由此一年多的研究,验证了“品种特性的了解”,才是兰花栽培成败的关键。依其每天光照时期的需求,区分成两型。在此感谢提供抗催花资料的兰园,由他们的协助,才能完成此篇初步教导

第一型品系:由于白日/夜间都要低温才有催花效果,因此白日或夜间加温即可抑制抽出花梗,采取白日加温对能源需求较低

因此针对抗催花,又能维持兰株养份健全之要求,合理的技术如下:

3.抗催花技术成功率高,至少90%以上

1.养份足够(包括本身干物质累积量与N、P、K比例)

由上述开花条件,可知抗催花的环控技术可由各品系的开花特性加以调节

2.加温设定太高:白日与夜间均采取高温处理,对某些品种虽然达到抑制抽梗的效果,但是因为夜间作业温度太高,呼吸作用旺盛,造成干物质损失。经过此高温处理后的植株,在开花后品质不良

理想的抗开花技术,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6.为节省加温成本,温室的气密性与披覆材料的隔热特性都要特别考虑。加温作业引起的相对湿度太低现象,需要以加湿作业补足

夜间低温累积量(AN)之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147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