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其实需要的并不多
对此,有专家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资金很充裕,但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即精品越来越贵,次品也不可能以次充好,绝不会出现2003年至2005年那种“鸡犬升天”的情形。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高歌猛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那一次“井喷”行情,因此也有不少藏家担忧这一轮走强过后会再次复制一段从波峰到波谷的下划线
另外,“购买高价拍品的也不一定是投资,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炫耀,高价藏品往往象征着收藏者在藏界与市场中的身份和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平认为,即便不能增值,但高价艺术品一般来讲至少可以保值,而且“让自己一下子就成为著名收藏家了”,这也是虚荣心在作祟
20亿
事实上,在此前结束的今年内地首轮小拍中,大批新资金的涌入已经初露端倪。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荣宝等拍卖公司的小拍现场,尽管作品的价位普遍不高,但充足的买气夺人眼球,“涨”声不断。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在即将开始的内地春季大拍中,“亿元时代”都将成为一个“过气”的字眼,当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未来的春秋两季,“涨”将变为市场的一种常态
“去年秋拍,市场火爆异常,很多人欢呼的同时也有人担忧,担忧市场泡沫的破灭”,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国强认为,苏富比春拍让很多人更加看清了市场的走势,解除了很多人的疑惑,“市场强劲的上升趋势已经得到业内众人的普遍认可”
2003
像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宗宪收藏中国书画专拍”,成交率仅为56.67%,是此番推出的专场中最低的,拍品的高估价被一些人认为是低成交率的一大症结。从已经结束的几场拍卖会中也可以看出,一流的拍品一定会有很多人参与竞拍,但存在疑问或估价明显高于实际价值的拍品则也免不了流拍的厄运。在该专场中竞得两件拍品的北京资深收藏家刘文杰却表示,自己买到的两件齐白石作品总价在1000多万港元,但“一点儿都不贵,因为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艺术品市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精品出天价,而且敢于出手的人越来越多
董国强认为,其他投资市场的风险加大,为艺术品市场带来契机,“雷曼兄弟、迪拜事件让很多人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更加小心谨慎,而艺术品投资相对安全”,同时,“很多人看到先期进入市场的那些人巨大的利益回报,也诱使他们进入”
100亿
“市场上的钱怎么这么多?”这句话几乎成了所有业界人士的共同疑问。这波行情因何而起?涌入艺术品市场源源不断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原本以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让艺术品市场来个大洗牌,没想到短暂的小幅调整后,迎来的却是一个几乎令所有人咋舌的大“牛市”
在今年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再度涌现了若干记录:内地小拍记录、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艺术品拍卖记录、香港春季大拍记录、白玉记录、朝珠记录……“观战”人群纷纷惊呼:让人目不暇接的记录背后该有多少资本的注入啊!
4月8日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以近2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创下历年单季拍卖记录,而这一战绩比去年秋拍高出6亿多港元,比去年春拍不足7亿港元的成交额更是上涨近两倍
如果谁敢拿出100个亿来投资这市场,好东西都归他一个人了”。尽管介入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但与房市、股市相比,依然无法相提并论。“艺术品市场说到底还是盘子太小,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搅动。100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看似不小,可放在资本市场只不过算是散碎银两。为何艺术品投资这一小众化的行为能够在短期内呈现如此波澜起伏的变化,董国强做了这样的解释。而现在介入这块领域的“有钱人”还是极少数,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人们对于市场未来前景的预期
——不可能复制的传说
6786万港元成交的清十八世纪御制东珠朝珠,历经61口叫价,最终成交价比估价高出5倍,而此前最贵的朝珠不过只有百万元身价;3202万港元成交的齐白石《虎》,在齐白石的作品中属于“异类”,预展时还有人斥之为伪,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竞拍的热烈气氛,其一举成为本次“张宗宪收藏中国书画专拍”中的第一高价拍品……不断涌现的记录仿佛在告诉世人: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