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旧掉齿儿的瓷碗,经过修复后,竟然看不出缺口,这对文物修复的专业人才来说是小菜一碟。修复时,韩宝鑫先为瓷碗残缺面的对称面做了个模子,然后把模子取下放在有残缺的一面,用瓷粉将残缺的地方补好,然后进行彩绘,最后喷漆,这样,有缺口的瓷碗就看不出任何裂痕了。韩宝鑫给小编看了一张瓷碗修复前的照片,这是一个同治年间的粉彩菊花纹碗,有两大块明显的残缺
不同的是,真正的双鱼大铜镜是青铜制造,而复制品则是铅锡合金的。省博物馆技术部曾复制了不少文物,其中,有一件很出名,那就是双鱼大铜镜。这是我省出土的金代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国家文物局调拨到国家博物馆。为了让市民在省博物馆里看到这件文物,工作人员制作了它的复制品,普通参观者根本看不出来
文物复制
“文保中心”将成立面向社会修复文物
随着近几年文物热的兴起,人们对文物的收藏和了解越来越多,一些市民手中还有破损
填补碎瓷碗
修复腐烂剑鞘
修复后的宝剑
文物专业人员的手中很容易实现。此外,小编还获得了一个让人兴奋的好消息:明年,全省文物保护中心将在省博物馆成立,它除了会承担全省馆藏文物的修复与复制工作外,还将面向社会开放。6日,小编来到省博物馆,文物专家揭开了文物修复和复制中的奥秘。今后,市民家中有什么破损的“宝贝”,不但可以拿到省博物馆文物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还可以在省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修复
文物修复重拼象牙梳
鸭嘴龙化石复制品参加全国巡展
该馆技术部主任韩宝鑫介绍说,他们修复的种类主要为青铜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经过他们的精心修复,很多深藏馆中的文物都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文物修复的工艺相当复杂,韩宝鑫向小编简单介绍了他修复过的几件文物。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技术在省内首屈一指
除了瓷器、象牙、字画这些文物,省博物馆还修复过一个腐烂的木剑鞘。他们通过X光检查,发现这把铁剑氧化后就剩中间一条铁线了。最后,工作人员把金色的剑柄套清洗后,原来腐烂不堪的宝剑又重现光彩。工作人员将剑鞘用化学物质浸泡后使其加固再脱水,碎的地方用胶处理,再用碎木屑填补好,并在颜色上进行处理。韩宝鑫告诉小编,他曾经修复过一把我省考古队发现的金代宝剑,难度挺大,因为铁剑在剑鞘中已经氧化锈死了,并且跟外面的木剑鞘氧化在一起
我以前去故宫学习,那里的工作人员用细砂纸打磨一件修复过的瓷器,往往要用两三个月时间。慢工出细活也更适用于文物修复工作,“几天做出来的和几个月做出来的,差别太大了。韩宝鑫介绍说,修旧如旧是文物修复的一大原则,修复瓷器要选用与瓷器年代接近的矿物颜料,重新描绘缺失部分的图案;修复字画则要用与字画年代接近的宣纸。我闭着眼睛去摸,感觉不到任何修复的痕迹。”韩宝鑫说。如果修得粗糙,文物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而且,每一件复制好的文物在哪里展出都要有明确的记录。文物复制其实是件非常严肃的工作,不能随便进行,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上级部门批示可以复制一件,私下多复制就违反规定了
双鱼大铜镜再现省博
韩宝鑫随即向小编展示了该梳子修复前的照片,只见照片中的梳子破旧不堪,上方连接处几乎全部破损、残缺不全。为了让这件金代文物重见天日,韩宝鑫先是把象牙梳用三甲树脂浸泡加固。经过这几道复杂的工序,象牙梳就修复完成了。韩宝鑫又把象牙梳放在丙酮水中,让其在封闭环境下自然挥发,去掉了其表面的光泽。然后,韩宝鑫将象牙梳破损的地方用胶粘起来,用牙粉填补了残缺部分,最后用颜料将其黏合,再用漆片着色。韩宝鑫首先向小编展示了由他修复的、我省出土的金代象牙梳子,该梳子精致美观,透出优雅的气息。经过处理的象牙梳虽然结实了,但表面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光泽
一些珍贵文物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并不是所有参观者都能看到真品,很多在博物馆或者展览中展示的文物其实都是复制品,这样,复制文物就成了博物馆技术人员的“必修科目”。此外,正在全国进行巡展的平顶鸭嘴龙骨架化石也是复制品,这个化石真品是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文物标本的安全角度出发,只能用复制品进行巡展。前几天,省博物馆技术部刚刚复制完32件文物,这些文物是在我省东宁出土的,保存在省博物馆,东宁当地要展出这些文物,只能用复制品来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