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来陶瓷工艺积累的经验。景德镇得天独厚,出现“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元朝陶瓷手工业能得到发展,主要是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的基础。在忽必烈时期放弃改农为牧,对密集城镇血腥的掠夺杀戳政策,制止破坏生产,实行汉化政策,发展农业,重视手工业和商业,鼓励扶外贸易的结果。其他还有龙泉青瓷、德化窑的白瓷、青白瓷、潮州窑瓷器等。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景德镇制瓷工艺取得突出成就是主要表现青花、釉里红、枢府釉(卵白釉)、白釉、红釉、蓝釉等瓷器品种上。北方的磁州窑、钧窑、霍县窑等
枢密院这个机构历史很早,唐朝代宗李豫时期就开设枢密使,由宦官管理,主要接受臣僚的表奏。后人相沿成袭将此器称为枢府釉瓷。“有命则陶”说明这种官窑不是常年生产,上面有令下来就开窑生产,可烧制宫廷用瓷,如瓷印有“太禧”字样的瓷器,是为元代皇宫太禧宗禋院专烧制的。在元朝制瓷工艺取得许多成就当中,枢府釉瓷器是其中的一种。蓝浦说:“元之进御器,民所供造者,有命则陶,土必细白腻,质尚薄。器内皆作‘枢府’字号,当时亦仿造,然所贡者俱千中选十,百中选一,非民窑可逮。”专门烧枢府瓷的单独的枢府窑是不存在的,但从众多枢府类型的卵白釉瓷器分析,景德镇生产枢府釉瓷器是浮梁瓷局管辖下的官窑作坊,生产多种产品,其中就包括枢府釉瓷。辽代管理兵部衙门称“北枢密使”,管理吏部的衙门称为“南枢密院”,管理汉人地区兵马大事的称为“汉枢密院”。民办瓷窑作坊也有仿制,所以枢府釉瓷器下来不少。到五代时期的后梁设置崇政院,后唐改设枢密院。又有高足碗,蒲唇弄弦等碟、马蹄盘、耍盂各名式。有“枢府”字样器是为枢密院烧制的,还有为其他官府烧制的。宋代继续有枢密院,权力很大,成为最高国务机构,重大军事行动、边防要塞、民兵、军马、对外交涉的外交事务都由它管,与中书省平起平坐,称为“二府”。枢府釉瓷就是一种介于白釉或青白釉色调的瓷器,它与一般玻璃釉白瓷和青白瓷最大的不同是,一般白瓷和青白瓷上的玻璃釉是一览无余的透明釉,枢府釉温润而不透明,由于釉色类似鸭蛋壳,故人们又称为卵白釉瓷。品质优秀,“千中选十,百中选一”,官府挑选以后才在民间销售。一则考古工作者历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至今没有发现专门烧枢府瓷的窑址,二则“枢府”是院的简称。它的职能绝对不能去管景德镇的一种瓷器烧制的作坊,枢密院更不可能到景德镇去办窑。而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将其专门列为一个条目,称为“枢府釉”则没有根据。称这种瓷器为“枢府”釉,主要是生活在元朝和明初的曹昭,在洪武时期写的《格古要论》一书,该书《古饶器》条中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曹昭是看到了印花中有字样的瓷器而写的。曹昭根据所见实物而给予相应的称谓没有错。元代枢密院主要掌管军事机密、边防、军队调遣、武官升迁及宫廷禁卫等事务,秩从一品。式多小足印花,亦有戗金五花者;其大足器则莹素
大德是元忽必烈以后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大德九年距忽必烈开国年号至元八年只有34年。元代枢府釉类型的瓷器在各地出土和民间收藏数量相当大,北京故宫挖掘地下工程,在元代地层中就出土有枢府釉器残片,北京元大都考古发掘和工程施工中枢府釉类型瓷器出土不少。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制定的服色等第,……蒙古人不在禁限及见当怯薛诸色人等亦不在禁限,惟不许服龙凤文,龙谓五爪二角者”。在新加坡居住的一位退休的昆虫学教授,雇人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古坟,将挖出的瓷器送到他家,他的家收藏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中国瓷器,其中就有枢府釉瓷器,他。菲律宾出土许多中国瓷器,其中就有卵白釉的枢府类型的瓷器。北岸出土的瓷器造型上和南岸虽然比较接近,但是壁多垂直,内壁没有款识,龙只为三爪、四爪,当为民用商品瓷。上海青浦县元任氏墓、江西高安窖藏、乐安窖藏、河北磁县南开河沉船、河北保定窖藏、新疆伊犁霍城等地出土枢府釉瓷器数量相当可观。安徽翕县1984年发现一窖藏出土109件带枢府铭文的瓷器。根据景德镇考古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枢府釉(卵白釉)类型的产品在景德镇南岸的刘家坞,调查中发现内壁印有“枢府”的折腰碗和小足盘。品格很高,有五爪龙的瓷器应该是宫中用瓷。高足杯内壁印有五爪龙纹。外国新加坡富康宁遗址出土大量龙泉青瓷的同时,也出土有枢府釉瓷器。属元朝前期。1987年杭州出土26件枢府釉瓷器,其中有一件带有“福禄”铭文的作品。北京小红门发掘一座元大德九年(1305年)张弘纲墓出土有枢府釉瓷器。北岸窑的产品在民间流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