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能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三七商品分“春七”和“冬七”两类。质量以个大、质坚、均匀、内色灰褐者为佳。“春七”是在打去花蕾之后采挖,体重色好,产量质量均佳;“冬七”是在结籽后起收,外皮多皱纹抽沟,体大质松轻泡,质量次于“春七”。规格以颗粒大小分档,有20头(一等),30头(二等),40头(三等),60头(四等),80头(五等),120头(六等),160头(七等),200头(八等),大二外(250头,九等),筋条(十二等),剪口(十三等)等。气微,味苦回甜。商品呈圆锥形或纺缍形,上粗下细,长1~6厘米,直径1~4厘米,质坚体重。断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外表灰黄色或黄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
秋季开花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
在1970~1977年之间曾出现产大于销。种子育苗移栽,播种之后,必须搭棚遮荫。主产云南文山、砚山、西畴县和广西靖西、那坡、德保等县。解放初期,云南、广西仅种植一、二百亩,年产量不到5000公斤,有“金不换”之称。栽培于海拔800~1000米的斜坡上,以土壤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壤土为宜。一年后移栽定植,同样需搭棚遮荫,并随季节调整透光度,保持散射阳光。四川、贵州、湖南、广东等地也试种成功。三七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性喜温暖而稍阴湿、凉爽的环境,惧严寒、水渍和酷热、强光。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也有少量栽培。至60年代初期,生产发展仍很缓慢,供应十分紧张。从育苗、移栽到收获一般需4年或更长时间。进行生产调整后,逐步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为了发展三七生产,国家实行经济扶持,调高收购价格,成立三七生产指导站,扩大了种植地区,云南发展到90多个县,广西发展到60多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