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口的稀特蔬菜发展较快的当以芦笋为代表。由于出口需要,生产面积剧增,国人也渐渐开始食用。从此,芦笋从名不见经传一跃而为出口换汇蔬菜,渐渐向大路蔬菜过渡
所以,稀特蔬菜这一名词在人们的认识中早已不”稀”、不”特”。大多数人已品尝过,也开始乐于品尝稀特蔬菜;菜农也尝到了种植稀特蔬菜的甜头。目前,稀特蔬菜这一名词已家喻户晓,广大农民已尽人皆知。很多20世纪80年代的稀特蔬菜,如蕹菜、落葵等早已脱离稀特蔬菜行列,挤入大路蔬菜行列
20世纪80年代蔬菜栽培技术迅速提高,保护地栽培急剧发展,这为南菜北引铺平了一条坦道,因而,北方地区稀特蔬菜的种类大大增加
稀特蔬菜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中国人民膳食结构,提高了国人的健康水平,其经济效益很高,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这一点,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完全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
总体地看,中国稀特蔬菜的生产水平、生产规模,还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科研水平差距更大。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稀特蔬菜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国人需继续共同努力
在出口蔬菜的带动下,出口创汇蔬菜、稀特蔬菜等类别相继在社会上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民自由种植,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国际交往频繁,技术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蔬菜花色品种要求增加,这一切均刺激了稀特蔬菜的发展
于此同时,国内各科研单位有计划地从国外引入大批稀特蔬菜。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各地对药用植物、野生植物转为蔬菜栽培的应用研究增加,稀特蔬菜又一次获得发展。由此,国内稀特蔬菜队伍日渐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