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竹子常见病害防治

竹子常见病害防治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

(3)出苗后(或发病初)即喷50倍波多液或高锰酸钾,每10天1次,直至竹苗生长健壮为止

在2~3m高的节间贮水量最多,近地面节间则较少。小校逐渐枯死,并向下部小校扩展,致使全株枯死。夏季枯死的竹子,节间有水,色黄而气臭。秋季枯死的竹子,节间贮水少,或没贮水,有灰褐色斑点。水枯病开始时,竹梢有部分叶子卷缩,变为枯黄至淡红,最后成灰白色脱落

防治方法

5.毛竹枯梢病

(2)发现叶尖,笋尖已腐的竹笋,要立即从基部剪除

(4)严格检疫,不要从病区调运母竹

发病期可试喷1:100~150波尔多液2~3次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竹水枯病

防治方法:

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砍伐老竹,保持适当的密度。发病初应及早砍除。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林生长旺盛。发展新竹林时,应从无病竹林中选取母竹

最后全株枯死。秋后病校多数枯死。病竹生长衰弱,只有个别校发病,病枝细弱,叶形变小,有的病枝节数增多,延伸较长。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Aciculosporiumtakemiyake)。病竹数年内全部枝条逐渐发病。病枝的侧枝丛生,丛生枝节间缩短,叶退化成鳞片状,其顶端叶梢内,在5~7月间,有白色米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抱子器。病菌可通过抱子经风、雨水等传播,也可经带病母竹传播。竹丛枝病在衰老、郁闭度高或管理差的竹林发病较多

从历年流行情况看,在发病区,凡遇7~8月份高温、干燥的年份,此病就会大流行。浙江最早发现毛竹枯梢病,7月上旬,8~9月下旬为盛发期,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速度渐缓慢。病菌为核菌纲球壳目间座壳科咏球菌属的竹咏球菌(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Zhang)。毛竹枯梢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的

(2)7~8月份发病盛期,应加强调查,发现新竹枝叶枯黄,竹秆节部出现褐色病斑,应及时在发病部位以下1~2节处钩去竹梢,以免病害继续蔓延,造成整株枯死

福建永泰县,1956年前,有5,000hm2竹林,曾遭受水枯病的为害。水枯病发生在浙江、福建等地区为害毛竹、刚竹、淡竹,受害竹林常成片枯死

用2年生健壮竹节育苗。(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地,基肥要腐熟

(3)6~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危害部位及特征:叶部散生芝麻大小的褐色斑点。发病时间为生长期

病株先是零星分散的,后逐渐蔓延扩展成片枯死。砍伐不合理和不抚育管理,使竹林生活力逐渐下降,减弱了抗病能力.。病竹从开始发病到整株枯死。在荫郁的山窝、竹林茂密、湿度大的地方发病较轻。浙江在2~3月份开始发病,福建全年都有发生,但以5~8月,尤以大小暑期间枯死最多。一般在向阳坡,竹林稀疏、土壤干燥的地方发病多

雨水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江苏发生在5月初,当竹笋约1.5m左右,笋津开始解脱,如遇降雨,在离地第3~4节处发病

发病部(黑粉)逐渐向下延伸,有的使整个新校受害枯死。每年发病1次。被害校常形成丛枝(但没有丛枝病形成的丛枝明显)。4~5月间竹子新枝生长期,被害嫩枝顶端稍肥大,外部包着的叶鞘带淡紫色,以后随着新枝梢的伸长,叶鞘开裂,露出黑粉。笋被害而枯死。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枝梢上,偶有侵害较老的茎,也能为害笋。发病重的竹林影响发笋

防治方法:

(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新竹展叶时起每隔15天喷1次

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水竹、箭竹等竹种,毛竹上尚未发现。在江苏、浙江、江酉、福建、台湾、河南、陕西、云雨和贵州等地区竹林中都有发现

防治方法: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从展叶时起每隔15天连续喷2~3次

防治方法:

9.竹黑粉病

防治方法:

病害都发生在2年生以上的竹子上,当年生的竹子未见发病。病菌通过抱子随风传播。竹秆锈病在生长过密和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内较易发生

(4)每隔10天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射2~3次

毛竹烂脚病的病原菌有2种:一种是尖孢镰抱(Fusaiumoxysporum),另一种是茁芽短梗霉(Aureobas idiumpullulans)

已发现危害刚竹、淡竹、苦竹及哺鸡竹等竹种。在浙江、江苏、河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发生。毛竹上尚未发现。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扫帚病

可施用种子重量的0.2%~0.3%退菌特或0.2%苏农6401拌种,或施用0.5%敌克松先拌10~15倍细土,再拌种播下。出苗后发病初撒于床面,每1,000m2/30kg左右。(2)施用苏化911或苏农6401,用药量3.4kg/1,000m2按卫:200~300比例和细土拌匀,垫于苗床上复种,或用敌克松0.3~0.5/1,000m2,与20~30kg细土拌匀复种

毛竹发病后轻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枯死。枯梢病发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在枯枝基部上往往可看到红褐色舌状斑块,引起校梢死亡或整竹枯死。枯梢病常发生在1年生新竹上,最初侧枝叶色逐渐变黄至棕黄色,而后叶片开始卷曲并渐次脱落,枝梢枯死,以至全株枯死。枯死的竹秆材质变脆,利用价值低

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竹秆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都有发生。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6~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下图)。毛竹上尚未发现。到11月~第2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

8.竹秆锈病

主要危害当年出土的毛竹嫩竹。新竹基部的小病斑迅速连合成大块状斑。当病斑包围竹秆一圈时,病竹便枯死。轻度发病则竹秆基部留下伤疤,易风折。毛竹烂脚病又称基腐病

庆后且言自中的一种桥苗(Stereostratumcorticio ides(Berk.etBr)Mang)

(2)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发病重的竹林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发病时间:出苗1~2月内。竹苗茎部受病害,褐色,竹苗枯死

应加强抚育管理和合理砍伐。发病后要及时在病区(病竹)四周(距枯死竹梢远)开沟隔离,以防其继续蔓延扩展

(1)清除病原:结合竹林砍伐和钩梢,把已感染枯梢病的竹株或竹梢砍除,将带病的竹、校及时烧毁。不要用病竹枯枝做篱笆等

4.毛竹苗麻点病

6.毛竹烂脚病

2.竹笋腐病

(1)不选蔬菜、松、杉地作苗圃竹苗圃

3.竹苗生枯病

丛生竹竹节育苗时为害尖梢嫩叶,发生褐斑腐烂

7.竹丛枝病竹扫帚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374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