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底”与“种”、“水”的区别及关系
二、对翡翠“底”的评价
只有“种”、“水”俱好,才可能有好的底子;只有“种”、“水”、色和翡翠的净度俱佳,才会出现很好的底子。“种”差则“底”差,如结构粗糙的“铁龙生”翡翠,其底子就不好,但“种”好“底”却不一定就好,如“瓷底”翡翠,有的结构很致密、细腻,但“瓷底”翡翠属于中低档的翡翠
2、翠与翠以外部分,即与整个基底的协调程度
“底”即是人眼对翡翠饰品外表和内部的一个直观感觉,又是一项综合评定翡翠质量的指标,它更多的是一项观赏性的,审美性的综合指标,所以对“底”优劣的评价具有不可定量性。无论翡翠有色还是无色、有翠还是无翠,底都是客观存在的,即这个“载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当没有翠、没有色块、色纹、色斑时,在质量评价中,可以不计较“底”对翡翠饰品美观效果的影响
因此,评价一件翡翠成品或半成品“底”和优劣,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从翡翠“底”含义中我们看出,“底”的内涵包含了两个关键要素和三个一般因素,两个关键要素是质地(种)和透明度(水),三个一般因素是光泽、基础色和翡翠的净度
一、在观察和解释“底”时,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这个效果包括三者间一补或不补甚至互相制约的效应,以及玉件外表的光泽特征。1、翠与种、水之间相互映衬的效果
翡翠的“底”由于是各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质量评价时只能定性评定,在对翡翠质量分级的各项指标中,也只能作为一项参考性指标
在评价翡翠质量的众多要素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要数“底”,关于翡翠“底”的认识,不能忽视两点:其一,对翡翠价值的评价是以对翠(绿色)的评价为重点;其二,对翡翠“底”的认识,必须充分考虑由来已久的商业习惯和民间谷语。“底”是除绿色外的浅绿色基底部分的特征,是翡翠质地(种)、透明度(水)、光泽、净度和浅色基调的综合体现。对于翡翠而言,绿色的载体即为“底”除绿色以外的所有物质构成的总和就是“底”
3、当翡翠为满绿或满色(橙、黄、黑等)时,颜色与底子融为一体,此时“底”即为种、水、色、光泽和净度的综合体现
1、翠(绿色)以外的其它颜色——底色
综合以上三项评价原则可知,“底”以质地坚实、结构致密、透明度高、光泽柔润、主色调(翠)与基底、与整下饰品和开头相协调者为好。“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玉料的加工质量和观赏效果,影响到翡翠玉件的质量品级和商业价值。正确认识和评定翡翠饰品的“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底”洁净细腻的翡翠玉料经加工后,其表面非常光滑,在光的照射下通透润泽、熠熠生辉。能充分反映出翡翠玉件的神韵和灵气,翡翠界的商业人士称这种现象为“宝气足”;“种”老、色好、水透、瑕疵少,就能很好地衬托出翡翠饰品的高贵,艳丽和价值,给人以碧绿欲滴、静若秋水或如火如茶的感受,翡翠商界称这类的“底”,这类的感觉为“放睛”
2、当翡翠无色时,此时“底”为种、水、光泽、净度的综合体现
3、翡翠的净度。翡翠玉件的裂绺、白棉、黑斑、灰丝、冰渣等瑕疵越少,则“底”可能越好
显然,“底”与“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中,甚至在一些书刊中,“种”和“底”是两个经常被混为一谈的概念。从珠宝学的角度来看,“种”是指翡翠的结构与构造,其内涵是硬玉矿物结晶粒度的大小、硬玉纤维结构的粗细和疏密:“底”则是“种”、“水”、“色”的有机组合和综合体现;观察识别翡翠的“种”,注重的是翡翠内部构造的、具体的、微观的几何形态指标;认识翡翠的“底”,则强调的是有关指标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外在的感觉
在有的资料中,将透明度(水)与“底”相混淆,这是不妥的。当然,在众多翡翠“底”的名称之中,有的“底”是以透明的特征和透明程度来命名的,但“底”的内涵远远不止是一个透明度指标,“底”和“水”并不是一个概念。这也是容易说得清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