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多是禅宗信仰者,但他们往往置身于现实社会之中,又与“心即是佛”的与世无争的信仰相矛盾。另外,与儒道结合的玄学延续到宋代,在艺术上注重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园林为他们提供了寻求寂静冥想的场所,在一丘一壑、一花一草之中发现永恒。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就为园林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为解决现实与信仰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或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解悟生活的真谛。园林中有声更觉静的氛围表达了佛教的虚空和静寂,给园林渲染了禅的气氛,引起人的禅思。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宋代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于是,园林艺术家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在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再现自然美的精华。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禅宗思想一方面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正如《大智度论》中所说:“观一切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即无自性毕竟空。毕竟空者般若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指禅宗虚空的境界。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宋代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宋儒理学号召和教导人们在心性、精神、体验中去接近天理,这也为宋代园林增添了崇高的精神取向。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他曾说“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是指常人只要立定志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就能成为圣贤。另外,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的程朱理学,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朱熹把“理”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三、宋代园林中的道家思想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影响深远,而且对欧洲的园林艺术创作及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如果说儒家和禅宗思想影响了宋代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建造目的的话,那么道家美学则直接影响园林的设计手法。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应运而生,出现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艺术手段,也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其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淡泊自由、浪漫飘逸。宋代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一、儒家思想与宋代园林
因此,“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宋代园林所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其形成的原因就在于“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核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宋代园林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特别是宋代士大夫、文人也参与到造园活动中来,使园林具有表达文化内涵和进行艺术交流的特殊功能。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对宋代造园理念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隐士”,避世隐居只是表面姿态,是他们无奈的一种表现,真正的梦想是来日能重新得到朝廷的赏识以实现其政治理想,这才是这类“隐士”的深层本质。一方面借题寓意超凡出世,另一方面对园林景观却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比如宋人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并以此体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因此,宋代园林多是建立在儒家治世哲学之上,隐含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儒家的正统思想也对宋代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他们往往寄情于物,在城市中构建园林,自比上古隐逸圣贤。文人士大夫们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性美与自然美的统一。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饱读诗书,但受制于儒家君臣思想,政治抱负在统治者看来无异于幻想,因此他们往往郁郁而不得志,辞官归隐几乎是他们一贯的模式
四书五经成为太学规定的必修课程。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宋仁宗赵祯崇拜儒家经典并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虽然中国文化在先秦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而儒家只是其中之一,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文化就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并深深地影响和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禅宗思想与宋代园林
因此,当这些看似简单的山水建筑被按照一定的哲学理想组合在一起以后,它们也就必然具有深致的韵味,体现出宇宙之广大与和谐的艺术境界。宋代园林美学是以中国哲学对宇宙的认识为基础的,它之所以能够通过竹影松声等有限、空灵的景物表现出深致和高远的审美境界,是因为在根本的层面上,园林成为了寄托和表现哲学观和宇宙观的媒介。宋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观念的大变动、大发展时期,许多理论和技术都在具体的造园实践中留下了程度不一的痕迹,它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民族为了探寻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理想生活空间,而自发地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