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当地各种文物大量遗失,村民们四处奔走呼吁加强保护。近年来,考古专家对李氏宗祠及相关遗迹遗物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新集镇的知名度在上升的同时,也引来个别不法分子和文物贩子。李氏宗祠及其附属牌坊建筑早年曾被毁,建筑石构件多流散于新集一代民间
目前,现存的李氏宗祠损毁严重,李氏宗祠及其附属牌坊建筑构件,多流散于新集一带民间,一些文物贩子三天两头去收购,有些已被零散买走。特别是堂号楹联,清晰可见,由袁世凯书写的“急公好义”横匾尤为醒目。据了解,新集镇新集东大街李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18年(1892年),为明代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后裔所建。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工精细,造型别致,为明清建筑典范,主体结构至今保存完好
小编昨日来到新集镇李氏宗祠,只见祠堂整座建筑紫色的颜色已经脱落,但是屋檐两边柱子及屋檐上雕刻的龙头鱼尾图案仍清晰可见,进入大门内,屋顶破了四个大洞,地上散落了一堆碎瓦片。沿着李氏宗祠往东走,不远处就是牌坊的原址,在村民张九鼎的家门口,一块石雕横放在地上,上面雕刻了许多狮子滚绣球图案,有一处狮子的头被砸掉了
专家称遗迹确有保护价值
“李氏宗祠及相关遗迹遗物是祖宗留下的宝贝,保护它们是我们的义务。”护宝组的李熙震对小编说。这些“护宝使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熟知李氏宗祠及相关遗迹遗物的历史状况。在向群众宣传保护这些文物的同时,还能为人们讲李氏宗祠及相关遗迹遗物的来龙去脉。在退休干部李同恩的率领下,新集镇的十几位农民上书有关部门呼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文物
“要是不藏在家中,就可能被人偷走。”。据随行人员介绍,整个牌坊石刻工艺精巧,技术水平较高。整个牌坊上圆下方,牌坊中央雕刻有“圣旨”二字,两边刻有二龙戏珠,顶端雕刻有丹凤朝阳,还有手捧“圣旨”“麒麟”等人物雕像,横梁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今年73岁的张九鼎老人介绍,当时牌坊就在他家门口,是清道光十年建造的。在距离李氏宗祠8公里的矛岗村一村民家的院子中,小编见到了这块完整的牌坊
清代建筑被零散买走
鉴于现存后殿损毁严重,应及早抢救维修。接到村民来信后,阜阳市博物馆组织专家对李氏宗祠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认为,李氏宗祠原系两进院落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现仅存的后殿为晚清建筑遗构,其木结构体系及砖雕、木雕构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属国家文物建筑的保护范畴,应加以保护。对该镇修建战沟闸清淤挖出的石构件,也应集中保护,已流失的珍贵石雕构件建议依法追缴、征集保护
专家们表示,与李氏宗祠相连的新集老街区建筑格局尚存,建议今后村镇建设中作统一规划保护利用,其新建建筑物或建筑物的标高、风格、色调、体量应与李氏宗祠古建原生态的环境风貌相协调。“应先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再申报省文保单位,按轻重缓急实施保护。”
作者:佚名
文物被村民藏在家中
当地村民介绍,他们的事情已经被一位省政协委员知晓,这位政协委员还到李氏宗祠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建议把祠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筹集资金进行修复
这些农民被当地人称为“护宝使者”。日前,阜阳市博物馆派出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专家认为,这些文物具有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应尽早抢救。近日,颍上县新集镇十几位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保护本镇文物,将其中一些较珍贵的文物搬到自家院子中,等待政府保护
被压在宁大庄桥下的一块石雕,是八仙庆寿图,连同老寿星在内的九个人物栩栩如生,铁拐李手拿的葫芦里还冒出了一缕缕轻烟。随后,小编又见到了嵌在地面或压在桥下当桥墩用的许多石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