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桩景《游龙探海》1993年三月上旬在花卉市场购得后,地栽两年,瓦盆养护两年,定型养护四年
③主干下压之后,注意部分侧枝与主干的协调性。经过6年的养护,该桩景的枝、干、根己基本达到了制作大悬崖式桩景的要求,1999年春结合换盆对该桩景进行最后定型处理,此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①选用高37cm,口边长为24cm的千筒盆,此盆的大小与桩景的根部比例协调相宜,高低与桩景飘干长短及跌势相得益彰。②在右侧根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飘干按逆时针方向下压,以增加桩景主干飘落跌宕的险势。图二为2000年秋季落叶后所拍摄的照图
②在桩景养护造型过程中,不可能一次就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有时可能将原方案推倒重来,这就需要作者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反复琢磨,悟出要领,挖掘桩坯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提高档次,再现自然。笔者体会到:①选购的桩坯,不可能十全十美地符合作者的理想要求,不能轻易弃之,只能根据桩相,取其一、二优点,从“废品犷,中发现闪光的东西
再纵观桩景整体走势发现其是制作悬崖式桩景的很好素材,经过认真思考琢磨,于是否定了当初“斜干曲立式”构图设计,改做“悬崖式”定型栽植养护。从地里起出后,发现左侧萌发的根系健壮发达,右侧萌发的新根虽不及左侧但与主干呼应较好。经过两年地栽养坯,该桩坯顶部萌发枝条健壮发达,右侧枝条分布合理,但左侧几乎无枝条分布
韩业林
但仔细观察桩坯的走势,试想:如果使其在主根的两侧萌发新根,岂不是做“斜干曲立式”中型桩景的较好素材!。此桩主干径粗12cm,飘长100cm,与主根呈垂直状,略有左斜呈圆弧形弯曲,须根较少,是无任何侧枝的“秃头桩”
1997年春从瓦盆取出改植在质地一般的紫砂千筒盆之中,经过两年的养护、修剪、蟠扎定型,己初步具备了悬崖式桩景的雏形,图一为1998年春所拍摄的照图。1995年春将桩坯栽植在30cm口径的瓦盆里,先做小悬崖式进行第一次定型栽植养护,这样做其目的有二:一是保护右侧根系不会被损坏,为以后悬露打下基础:二是顶部及右侧部位的枝条与飘干粗细过渡不够自然,这样做以利养壮养粗。与此同时对桩坯进行初步定型修剪蟠扎,蟠扎时注意日后飘干的延伸与跌势空间的扩展;修剪时注意飘干的粗细长短过渡及收尖渐变的自然性;枝干的波折吸收了浙派的“软线条与硬线条并用”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