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中,有几座19世纪末的旧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爱丁堡整个城市的建筑都是由石头建成,城郊的尖塔,也就是说这些教堂的尖顶和一些塔,连同那些优美的安排得极为合理的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各种建筑,在城市中构成特殊景观,并且一直伸展到新城之中
第一,这些主要大街联结着老城的两端,城堡的广场,遗址的庙宇和宫殿。第二,其他街道与主要大街平行延伸但有更长的路程,沿着山谷,联结着新城并为老城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现在爱丁堡旧城与新城一起形成一种整体的效果,不过虽然在不规则的中世纪的旧城与几何设计的新城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对比,但公园是两者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两条干线详细说明了城市的具体规划
1995年爱丁堡的旧城区和新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城市依山近海,地貌多姿,景色佳胜而且富有文化遗产。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坐落在北海西部的福斯湾南岸,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44万。这里有古堡雄踞,有王宫屹立,市区建筑古色古香,典雅宏丽,使人想起欧洲的文化名城雅典,因此人们给爱丁堡以“北方雅典”的称誉
一处宫殿和旁边的教堂残迹
那时罗马军队的前锋抵达这一带安营扎寨。后来人们在古堡以东一英里的地方建起有名的十字架修道院。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六世以亲戚关系到伦敦继承王位,改称詹姆斯一世,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共戴一君,斯图亚特王朝开始。15世纪时它又成为苏格兰的王都,城市更加兴旺,筑起了王宫开办了大学。1603年苏格兰和英格兰联合王国成立时,拥挤的居民被重新安置到伦敦。1582年建立了爱丁堡大学,此后城市的艺术和文化建筑逐渐增多。爱丁堡扼英格兰赴苏格兰要道,不久商贾云集,市面繁荣,并于1329年设市。爱丁堡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虽然1707年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成立使苏格兰的议会的权利受到限制,但它并没有阻碍爱丁堡城市发展。公元11世纪时,苏格兰人在古堡上扩建了宫室、教堂,从此国王常来巡幸。两者这间出现街市,形成爱丁堡老城的核心,主要街道被称为“王家一英里”。1707年两国正式合并,苏格兰国会解散,爱丁堡不再是都城,政治地位有所下降。其中北方的一国叫诺森伯里亚(Northumbria),国王爱德温(Edwin617~632年在位)率兵占领了爱丁堡这块土地,在山上修起堡垒,爱丁堡这个地名即由“爱德温的城市”演化而来。1767年到1890年间,新城有7处文化工程相继建成,爱丁堡成为欧洲学术中心。罗马帝国衰亡后,不列颠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天下,形成列国纷争的局面。爱丁堡则仍为苏格兰国会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