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要想成为农药生产强国,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振兴民族农药工业。国际上的农药大企业都是依赖技术优势和市场垄断,向全球农药市场推销产品
我国的农药工业,要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导向,我国的农药创新,也要以这两大市场的需要为前提。但国外大农药公司,从来重视我国市场,尤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药进口会更多。要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导向我国农药首先为国内市场服务。因此,在国内市场上也要进行国际竞争,何况我国的农药产品和技术应该大力出口,真正打到国际市场上去
“打擦边球”对专利期未过的国外好农药品种,或者农药类别,完全可以在不侵犯其知识产权前提下研制类似化合物、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亦即充分利用国外较新或最新研究成果
3.农药使用技术方面:
一些发达国家不乏大规模进口技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大力提倡技术进出口我国农药进口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农药技术进口很少。而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药技术,有条件的应大力出口。当然,技术进口本身不是目的,应在进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起点就高了
如水胺硫磷经口毒性高,但经皮毒性较低,用乳油剂型喷雾并无生产性中毒之虑,成为我国柑桔红蜘蛛主要防治药剂多年。甲基异柳磷成为我国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主要药剂。(3)国外小吨位品种在我国充分发挥“一技之长”。治螟磷用于防治水稻螟虫几十年
我国农药历史上最成功的混剂是甲六粉和乙六粉。1965年前后,因六六六供不应求且稻螟有一定抗药性而研制,剂型、使用剂量和方法均与6%六六六粉剂一致,充分照顾了稻农的用药习惯。该制剂还具有提高有机磷有效成分在粉状制剂中的稳定性,降低制剂施药时的毒性,扩大兼治对象及使用范围等优点,推广使用后,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药混剂发展很快,如菊酯类与有机磷类杀虫混剂用于防治棉铃虫、内吸治疗型与保护型杀菌混剂用于植物病害抗药治理、扩大除草谱的除草混剂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2)混剂
另外我国在自主研制抗菌剂401、非硫代的稻瘟净并测定出对稻瘟病的高活性、抗生素杀菌剂武夷菌素、农抗120、金核霉素、杀螨剂浏阳霉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细胞分裂素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我国开发的叶枯唑、氟硅脲、单甲脒、杀螨脒等,均是国外未过的有效成分。(3)创新尝试
滴滴涕、除草醚的乳粉剂型皆生产多年。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研制出乳粉剂型,目前对该剂型的研究我国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乳粉
这包括:。对我国农药创新的评价,一方面要看到绝大多数农药品种及剂型是从农药发达国家仿制的,总体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十年以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药各方面的创新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具有农药创新的一定基础与广阔空间
如敌百虫、乐果、林丹等。(1)仿中有创。我国农药品种多为仿制,极少购买专利,而是独自完成的。因此,仿制中在合成路线、工艺条件、设备选型等方面不可能跟国外投产情况完全一致,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超过国外水平
如我国首创用甲霜灵防治谷子白发病,三唑酮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生育后期的多种病害。(1)农药品种的新防治对象
1.农药品种方面:
这些品种有的已成为我国农药的骨干。(2)半仿半创。多菌灵首先在我国商品化,应是仿制苯菌灵而研制。抗生素方面,大吨位的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均是参考国外资料,利用我国微生物资源而研制,有效成分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高效氯氰菊酯首先在我国大吨位生产,开始是靠进口氯氰菊酯原药转位。如杀虫双、杀虫单(仿制杀螟丹而研制),混灭威、叶飞散(国外只有间、间位二甲酚的灭除威及间、对位二甲酚的灭杀威),除草剂一号(硫代的灭草隆)、增产素(溴代的增产灵)、灭幼脲(氯代的除虫脲)等,国外均未商品化
即便是创新,也肯定要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之上。正确对待半仿半创与仿中有创不能认为完全新的就一定好。应该从专利期已过的老品种中优选出适合我国的品种大力予以仿制,同时充分肯定这种仿制中“创”的部分。今天申请专利的农药化合物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大概百里挑一,而专利期已过的老品种,肯定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国内外新出现的农药化合物上
又例如,我国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类型复杂,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条件优越,可以期望开发出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生素品种。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例如,我国近年对川楝、苦树皮、苦参、银杏等开发颇有成效,不但可用植物资源直接制备农药制剂,而且可能在对活性成分化学结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新颖结构的化学合成农药品种
农药品种合成路线与合成工艺的创新;农药剂型与制剂的创新;农药使用技术的创新;施药器械与包装的创新;农药解毒急救与克服农药其他副作用的创新;农药生物测定方法、毒理、毒性研究方法、质量技术指标测定方法、残留量检测方法等的创新。应该说,有关农药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技术创新,也都将推动整个农药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我国有所创造的将印染助剂JFC、渗透剂T等品种移植到农药制剂配方中取得显著成效。(3)高渗助剂
(2)水田生态条件下的泼浇和毒土撒施。在水田生态条件下,这种施药方法完全解决问题
因此,我国的农药创新必须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特色。总之,笔者认为,农药发达国家以往开发农药新品种主要靠大量合成化合物进行筛选,我国除资金、人力、物质条件不具备外,也没有国外大型综合化工企业具备的以下条件:它们能把每种新化合物进行杀虫、杀菌、杀线虫、除草、植物生长调节等农药多方面用途的筛选,有一系列标准化的供试防治对象,基本上不会“筛漏”,而且还能在医药、兽药及其他化学品用途方面广泛筛选;一旦开发出成功的农药品种,能马上采取“全球战略”,经过世界各地的实验站寻找适合当地的使用方法,用垄断价格推向全球市场
我国农药技术创新要在向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学习的同时,大搞技术创新,就能实现在技术上质的飞跃。不仅仍然要以国产农药为主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要以具有我国特色的、有创新技术含量的农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2.农药剂型和制剂方面:
农药品种的创新很重要,但那是农药有效成分的创新工作,不能涵盖农药创新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农药技术创新工作还应包括: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走出我国农药创新之路。创制中心研制的品种如沈阳化工研究院的氟吗啉杀菌剂,上海农药研究所的金核霉素杀菌剂,南开大学的单嘧磺隆除草剂,江苏农药研究所的烟碱类杀虫剂、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浙江化工研究院的含氟二苯胺类杀螨剂等。我国非常重视农药创新。可以断言,我国的农药创新大有可为,前景十分广阔,但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进展既不能像我国过去以仿制为主那样搞,也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例如,以一些有实力的农药研究院所为核心,建立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经营上与政策上给予优惠,并对其他任何研究单位、生产单位的创制品种给予支持,近年来已有进展,可望涌现一批我国创制的农药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