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冬季大棚辣椒育苗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冬季大棚辣椒育苗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④土壤过干时,预计会发生冻害的前一天洒水和保温防灌。②下午让棚温保持30–35℃,减少通风量,提高地温。防治措施有:①久雨低温转晴后加强护理,发现有轻度萎蔫时即洒水,防止其失水过快;严重萎蔫时要盖内膜遮阳保湿,使其缓慢恢复。③阴转晴的晚上要盖好内棚

另一类症状为严重性沤根,其症状是地上部不长,顶叶开始变黄,逐渐向下发展,最后全株变黄,严重时枯死。地下部不长新根,幼根表面呈锈褐色,根尖膨大后逐渐腐烂,幼苗易拔起。③采取电热线育苗。严重性沤根主要发生于土壤过湿,地势过低的地块一即大棚两侧20–60cm处,一般是成片发生,其他地方有时浇水不当也会小块发生。此类沤根多发生久雨低温的2月中至3月上旬,苗子黄化时间短,当气温回升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黄化时间长(20–30d),大多数苗会死亡,不死亡者,定植后长势也差。防治措施:①整畦时棚两侧留20cm浅沟,浇水时靠棚边20–60cm处少浇。②阴雨天靠棚边60cm处盖上小拱膜,使棚顶膜面淌下的水流入棚脚,晴天掀内棚时,两侧畦上的膜先掀开一半,9–10时棚面无水珠下淌时再全部掀开

(8)沤根:此类可分为2种症状,一种轻微性沤根,发生于久雨低温后开始转晴的第1–2d,一般是中午11、12时前后叶片开始出现萎蔫,以徒长苗和播种过密处、通风处发生严重,健壮苗很少发生。轻微性沤根还有一种症状为没有明显萎蔫,但上部叶片稍微向上卷,2–3d后叶缘因失水过多变白,严重影响幼苗生长

(2)蚜虫:一般于2月下旬至3月少量发生,可用10%吡虫啉4000倍液与其它病害同时防治

但因为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病情一般在初发期就能控制,而不至于产生重大危害。由于多年的连续种植,椒苗病虫害发生较多。虫害只有蝼蛄、蚜虫;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菌核病、灰霉病、灰斑病和褐斑病,沤根、冻害、肥害等,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若不进行防治,可将整畦种子和幼苗吃光,或将表土钻松,使菜苗因失水而枯死。撒后盖土、浇水、盖膜,第2–4d中每天将畦沟中的膜掀起人工捕捉半死不活的蝼蛄,防效可达95%以上。(1)蝼蛄:种类为非洲蝼蛄,其密度有时高达到3只/平方米,主要咬食播下的种子和幼苗。过去采用甲胺磷处理床土,近几年则改用播种后撒施3%的米乐尔颗粒剂加以防治,施用量每平方米2.3–2.5g左右

②高温闭棚:天阴时,闭棚使棚温达33℃,闷30–60min。③药剂防治: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25%霉粉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20%好来思可湿性粉剂2000倍,70%托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几种农药交替使用或2种药混合使用,隔7–10d一次,连续2次。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低湿阴雨期每天通风2–4h,防止棚内湿度达90%以上。(6)灰霉病:此病近几年在我地有加重趋势,一般在1月下至3月上旬发生较多,2月份最严重,低湿阴雨,棚内长期处于90%的湿度下易发病。新膜在第二年用时,一定要翻转来盖,否则,棚面会产生大量水珠,加重发病。据我们多年试验,无滴膜最易产生雾气,第一年使用虽棚温可提高1–3℃,但发病严重,故有条件可采用最近生产的无滴除雾膜

②当需要追肥时,可用0.5%–0.8%尿素或5%–8%人尿(一桶水一勺尿)浇,浇尿后的第一、二天夜晚不能盖内膜;浇尿素后的第二、三天夜晚不能盖内膜,并且白天要加强通风量,这样可防肥害。(10)肥害:一般发生于3月份,此时苗色较黄(淡绿色),气温又较低,需追施氮肥,若管理不善,则会发生肥害一绿叶失绿变白,防治措施:①施足基肥,一般每棚(30X6m)施人粪尿12–16担,复合肥(15–15–15)8–10kg,这样一般不必再追肥

防治方法包括:①土壤消毒:播种前或播种后用40%甲醛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浇床土,用量为41/平方米液,然后盖膜封闭杀菌。(3)猝倒病:主要发生于苗子出土至子叶期,发病的关键原因在于播种时土壤过湿,而出苗时又正遇阴雨低温天气,若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整畦死亡。③科学管理:播种时掌握近期天气变化情况,晴天可多浇水,阴雨天少浇;若播种时阴雨天,出苗时又是晴天,则可于出芽前1、2d的上午浇一次水,尔后再闭棚,以利出苗整齐。②药剂防治:出苗后发病可用95%绿亨1号3000倍液喷施。出苗后及时搭小拱棚(特别是用新膜盖床苗更要注意),齐苗后通风降湿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出优质苗。以上所述的是单独的防治方法,实际操作时应综合运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防为辅,预防为主。并要培育壮苗,增强其抗逆性,具体措施为:①施足基肥,做好土壤、种子消毒;②科学管理,合理通风,排湿、保湿、浇水;③掌握发病规律,分清主次,科学用药,及时防治病虫害;出苗时防猝倒病,3叶后预防叶斑病,低温阴雨时注意菌核病、灰霉病、沤根、冻害,2月下旬后又要以防叶斑病为主并兼治蚜虫

发生原因(或条件):①久雨低温,转晴后易发生;②转晴时,北风较大;③通风过大时间过长,使棚内地温过低。其症状为:①轻微冻害:上部叶片或只是心叶似水汤状,中午时(12–14时)萎蔫,后又恢复,约5–6d左右叶色褪绿变成白花叶,严重者整株成白花叶,轻者有几片有白色花斑;②严重冻害:叶片似水汤状,晴天上午开始萎蔫,后干枯死亡,只留地上部2–5cm茎杆,或第一、二片真叶,其余全部死亡。(9)冻害:冻害在我地一般发生不严重,但管理不善,也常有发生

有效药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好来思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霜疽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椒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粉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6%铜大师(CuO)10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注:最好是铜制剂与其他农药交叉进行防治效果更佳)。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选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最好是能连续晴1–2d,否则浇水后棚内湿度增加,再遇阴天即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如土壤过干,连续几天都是晴天,则应一次性多浇。(7)灰斑病和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田间有时混发,一般是四叶后开始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甚至成秃枝。如果天天上午浇水,则使叶片长时间有水珠,病害容易发生;浇水后要加大通风,延长通风时间,不能浇闭门水;播种密度不能过大。此病据目前在田间观察,长期使用1–2种药会产生抗药性,因此一定要轮换使用,或几种农药混合并轮换使用。②农药防治:3–4叶时一定要喷药预防,以后每10d一次。病菌借气流展转传播蔓延,严重影响苗子生长和商品性。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苗床浇水时一定要看天看地看苗浇,而不要千篇一律地浇水

(4)立枯病:主要在苗前期零星发生,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防治措施是当出现上述症状后马上在叶片上浇些水,最好加入1000倍的多菌灵或托布津,同时减少通风量,增加棚内湿度,2–3d后再按正常管理,浇水次数依苗子恢复情况而定,一次不行再浇一次,使幼苗萎蔫不再加重,并全部恢复为止

来源于2002年第3期《中国辣椒》肖云(江西省吉安市蔬菜科研所吉安343000)

其规模已由当初的2个标准棚(30X6m)发展到今天的80多个,年育辣椒苗5–6百万株,可供应附近几个县区,1998年以来还销到数百公里以外的萍乡市和湖南省的茶陵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所育品种90%是湘研9号。从1984年起,我所就开始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辣椒冬季育苗,至今已有19年

发生时期的迟早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天气状况和苗床管理。②种子消毒:按种子重量0.2%–0.3%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和,使每粒种子表面都均匀粘附药粉,或用52℃温水浸种30min后用冷水冷却。受伤后的植株更易染病。④药剂防治:发病后立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0.3%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或用5%扑海因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棚(30X60m)次用100g熏治,隔10d一次,连续防治2–3次。如果久雨低温,多日闭棚,使棚内湿度达85%以上,则是该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子。防治方法有:①土壤消毒同猝倒病。(5)菌核病:一般于1月至2月初发生较多。③农业防治:低温阴雨期间也要坚持每天通风2–4h,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特别是采用无滴膜时更应注意,当出现中心病株后,在病株上撒上石灰粉,次日再将病株清除棚外深埋。此病借气流传播,发展迅速,发病处出现软腐或白色棉絮状菌丝,并通过接触进行再侵染,造成大片死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6716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