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到晚期,多管瓶造型由颈短腹满,变为修长秀气,肩部和上腹分层从五级减少到晚期的二层。薄胎、形巧、淡釉、细刻和底垫环支烧等工艺,都明显受到瓯窑影响。南宋前期时,多数分层只剩一级,肩部演变为堆塑龙或虎,而成龙虎瓶,多管瓶因而停产。中晚期坯体较厚,胎呈灰色 ;釉层薄,青中带黄,釉层开片和凝聚成点状的现象多,属石灰釉 ;大件器物装烧工艺粗糙,釉色不纯和釉面粘沙粒,小件器物外底无釉,露灰色胎,留有泥点和垫形痕迹,同前期明显有别 ;莲花荷叶纹较盛行,到南宋成为碗盘的主要装饰。据考证同一时期浙江各地瓷窑,仅龙泉窑生产此瓶,是其特有产品。北宋至南宋是发展期。多管瓶、碗等造型和饰纹在瓯窑中不常见,是龙泉窑的独创之处。瓷窑规模大、数量多,北宋早期以淡青釉器,坯料处理认真,胎质细洁,呈白色。但它的胎更薄,釉更淡,莲瓣饰纹,轮廓线常用双线。元佑七年,龙泉溪等流域得到治理,龙泉窑以自制坯料、廉价燃料及畅通水路的优势,使瓷业发展迅速。刻画花装饰,线条细熟,另有水波纹、龙纹、弦纹等
70年代,又相继发现六朝有特色的龙泉青瓷,开创年代在三国西晋时期。丽水、吴兴、德清等地,都发现六朝的窑址”。“六朝的青瓷产地,主要是以浙江地区为中心。1959年在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吕步坑村,发现南北朝年间瓷窑址
具有一千六百年制瓷史的龙泉窑,可分为开创、发展、鼎盛、衰落和振兴几个阶段
北宋早期瓷窑有八处,集中在龙泉市金村和庆元县上两地交界处的山坡上 ;中期散落在龙泉、庆元和莲都等二、三十处。因此,历代龙泉瓷窑址应超过500多处,将丽水和温州这一类型瓷窑,定名为“龙泉窑”较恰当。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临安,越窑、婺州窑、瓯窑相继衰落,而在龙泉、庆元、莲都、云和、遂昌、缙云、泰顺、文成和永嘉等地,相继建了一百多处瓷窑,龙泉市安福和山头窑等产量很大,窑长在60米至80米,一窑可烧四、五万件,形成瓷窑体系,产品畅销国内外,龙泉窑因此而闻名中外。大窑是龙泉窑的中心产区,分布在高际头、大窑到坳头村沿溪五公里的山坡上。从统计数据来看,历代龙泉青瓷窑址,相对集中在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各县及温州市永嘉、文成、泰顺等市县,并形成一定的窑群。明朝刘宣说 :丽水县“碗碟窑二十八处”,龙泉县“碗盘窑八处”,云和县“碗窑二十一处”,庆元县 “碗窑一十二处”。保存至今有六十多处,大部分为宋至明代的瓷窑,最具代表的是大窑和溪口等名窑。元代龙泉窑利用瓯江水运发展迅猛,除龙泉及周围五十多处大窑产量增加外,遂昌、景宁、武义、缙云、永嘉等县又新建瓷坊三百余处,盛况空前。现考证明朝瓷窑址有 :莲都区13处、云和县9处、庆元县20处。前后数据已难以对清,但龙泉市发现的360多处古代龙泉窑,已占整个瓷窑的70%左右,其次是庆元、云和、莲都和永嘉等
开创期的魏晋至五代十国,瓷窑少,时断时续。胎色以淡灰为主,釉现清淡和清黄色,透明度差,胎釉间有白色结晶,同时期的婺州窑青瓷与之相同。三国的印纹,已出现简单的太阳纹和斜方格纹。南朝器物除续晋代弧腹和饼形底外,直口和腹部成半圆形,饰纹变为弦纹、莲花纹等。中晚期胎质细洁,以灰白和灰色为主,多数通体施釉,但釉色不透,少量有褐斑、印花和堆纹。晋代的水盂底由平底演变成饼形底。隋、初唐施釉只到口与上腹,下腹及内外底无釉,以青釉为主,釉层不均,也有黑釉,总体粗糙,质量不高。在品种、样式和胎釉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仅“1976年,在韩国木蒲附近海域,发现元代满载瓷器的沉船,有青瓷三千多件,白瓷两千多件,多系景德镇和龙泉产品,但无一件青花瓷器。元代南北统一后,龙泉青瓷出口量很大,花式品种十分丰富。”此时胎中铁量减少,胎色白度提高,可见胎釉配方在继续改进。但到元末明初,上釉次数开始减少,多数只上一次,质量下降。装饰纹样采用刻、划、印、贴作者 吴越滨
白胎白中带灰,釉中铝、钙量比黑胎青釉低,胎釉膨胀系数接近,烧成温度和冷却速度结合较好,青釉光洁不开片,加上胎白和釉色青翠,犹如碧玉翡翠,如粉青、梅子青、米黄等青釉。南宋后期至元代进入鼎盛期。白胎比黑胎厚,但比南宋前期的薄,用釉改北宋中晚期的石灰釉为钙钾釉,青釉厚而不流,气泡稳定,面光柔和,因釉层厚,素烧和上釉的次数可达3-5次,施釉技法也随之丰富和有特色,这是创造性的进步。瓷窑发展迅速且质量高,公元1200年左右,龙泉窑在皇室的支持下,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技巧、装饰艺术和装窑烧成都有了巨大的提高。这时主产品有 :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两种青瓷。而粉青釉在黑白胎青瓷中用得较多,体现出当时烧窑技术高,并大量生产以供使用,这标志着我国青瓷工艺大大提高了。在坯料上,黑胎厚釉瓷胎和白胎厚釉制作工艺一样传自官窑,“为薄胎薄釉瓷器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