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飞翔力强,一次可飞几十米,高的可达10米以上。红褐色,下唇须细长、纺锤形。此虫世代重叠严重,故要连续喷药2~3次方可奏效。每个卵块数十粒至几百粒不等,不规则重叠地排列成2层或3层,外面覆有鹅黄色绒毛,或亦有少量卵块没有覆盖绒毛。前翅褐色;雄蛾前翅带有黑棕色;R和M脉基部褐色,基线与内横线后端相连,环纹淡褐黄色,瘦长外斜,外侧有1条淡褐黄色斜纹,自M伸至前缘脉,肾纹中央黑色,内缘淡褐黄色,弓形,外缘内凹,前端为淡黄褐色,齿状,后端淡褐黄色,亚缘浅淡褐黄色,内侧在Cu1一M1及R3处各有1个黑色尖齿,外横线与亚缘线之间带紫灰色,缘线较粗,黑色,内侧有1条淡褐黄色细线,雌蛾外横线与亚缘线间不明显带紫灰色;后翅白色半透明,翅脉及缘线褐色。(3)生活史与习性斜纹夜蛾在广昌一年发生5~6代,一般年份5代,秋冬气温高的年份可出现6代。头部淡褐至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多变,虫口密度大时,体色纯黑,密度小时,多为土黄色到暗绿色。尾片长锥形,有长毛4~5根;尾板半圆形,有长曲毛10~14根。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以高龄若虫和成虫嚼食莲叶,靠近山坡边的受害更重,常成片吃成光杆。在危害高峰期,株被害率可达50%~100%,每株有虫100~500只,有的可达1000多只。4龄后进入暴食期,并出现背光性,晴天白天躲在阴暗处很少活动,傍晚出来取食。体背全骨化,体表粗糙,胸、腹背由小圆颗粒连成网纹,第七、第八腹节各有横带。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柄、花蕾柄及叶和花蕾上,刺吸汁液为害(图7-2),严重时可使叶片、花蕾枯死,新叶难以展开。一般宜采用兼具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如抗蚜威2000~3000倍液,效果十分理想。2.莲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体长2.5毫米,宽1.6毫米。喙粗大,达后足基节。铜绿金龟在田间虫量较小,基本不要防治,但山区有时亦能造成较大危害。虫口密度大时,可吃光全田。在虫量大的情况下,可采取人工捕捉或使用黑光灯诱杀,或用敌敌畏等喷杀。不怕光,遇惊则四处爬散或吐丝飘散。触角第三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21~23个,分布于全长,第四节有3~4个,分面布于中部。本种活体黑褐色,被薄粉。腹管缢管状,中部收缩,端部膨大,顶端收缩,长为尾片的2.4倍。③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47毫米,头宽2.9~3.0毫米。有翅孤雌蚜:头、胸部黑色,腹部淡色,第一至七腹节各有圆形缘斑,第一、七节者小,腹管前后斑愈合,第八节有椭圆形横带。幼虫大都6龄,少数7龄。(2)形态特征①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展33~35毫米。主要为害区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诸省。该虫以幼虫为害莲叶,也危害花蕾及幼嫩的莲蓬、莲梗。淮河以北常呈间歇性大发生,在淮河以南则发生密度较大。幼龄幼虫身体灰黑色,老熟幼虫背面暗绿色,具有不规则灰色斑纹,背线、亚背线及气门下线灰白色,中胸至第九腹节背面各具有一对三角形的黑褐斑点,中胸至第八腹节或气门上方各有一个黑褐色不规则斑点,身体腹面灰白色,亚腹线处有淡褐色不规则灰色斑,臀板暗褐色;胸足外侧暗黑色;腹足灰白色,外侧具有褐斑,气门椭圆形,气门筛暗褐色,围气门片黑色;第7腹气门约为第8的2/3大。体背毛短尖锐,第八腹节有长毛1对,长为触角第三节直径的0.92。喷药宜在下午,并尽量做到细致周到。初孵幼虫群集在卵的周围,但很快即爬到莲叶正面取食为害(图7-1)。第一节虫害1.斜纹夜蛾(1)分布与为害其分布遍及全国。头部和胸部褐色;额有黑褐斑,颈板有黑褐横纹。②卵:扁半球形。但由于连缢管蚜繁殖快,数量大,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3龄后开始分散。喙长大,超过后足基节,翅脉正常。在莲田,主要以成虫食叶和花(图7-3),但基本不能造成大的为害。幼虫共6龄,少数7龄,第5、6代幼虫处于低温期常出现7龄。④蛹:长18~20毫米,少数15毫米,宽5~6.5毫米。防治方法可结合田间管理采取人工捕捉卵块和幼虫,同时喷药的方法。如果温湿度适宜,6月中旬仍能严重为害。3.铜绿金龟该虫食性杂,寄主多。此虫迁移性较大,操作时可从莲田四周向中心喷杀。触角长1.6毫米,第三节长0.35毫米。在广昌地区越冬问题尚未明确(初步断定不能在广昌越冬)。其它农药如灭蚜松1500~2000倍液、氧化乐果2000倍液、乐果1000~1500倍液、漠氰菊酯2000~3000倍液均可。5月上中旬为为害高峰期,以后虫量逐渐减少。1、2、3龄幼虫啃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下下表皮及叶脉成窗纱状,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腹部褐色。(4)防治措施幼虫3龄前未分散,且耐药性较差,因此防治重点应放在3龄前。成虫对糖、酒、醋等有很强的趋性,对一般灯光趋性不强,但对黑光灯趋性较强。由于成虫有趋光性,夜间设黑光灯诱杀效果十分理想。幼虫的发育适温为28~30℃,20℃以下发育速度显著下降。莲缢管蚜一年繁殖20多代,气温20~28℃时繁殖最快,成蚜寿命长达15.5~24.3天。交尾产卵多在黎明,产卵多产在叶背,一般羽化后3~5天为产卵盛期,产卵历期7~5天。主要种类有中华稻蝗等。常用的药剂种类有:敌百虫、敌敌畏1000~1500倍液,灭杀毙6000~8000倍液,三氟氯氰菊酯5000倍液。胸足肝节内侧无明显的泡突,附节内侧刚毛不膨大;腹足俱全(第1与2龄幼虫缺前两对腹足)趾钩单序,第1对腹足趾钩23~27个,第2~4对腹足趾钩26~30个,臀足趾钩31~35个。4龄后幼虫习惯夜出活动,故应在傍晚喷药。世代重叠,无滞育现象。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9月份以后少见成虫。铜绿金龟一年发生一代,5月下旬始见成虫。在广昌,莲缢管蚜一般4月下旬开始在莲田出现,至10月份仍可发现为害。防治措施:少量发生时可用手捏死。4.土蝗山区坡地边的莲田常遭受土蝗的为害。成虫白天不活动,躲藏于植株茂密处的叶丛中或其它隐蔽场所,黄昏后开始取食飞翔,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才能交尾产卵
莲的主要病虫害防治--虫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