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同志的长子李葆华早已参加了革命,后来乐亭李大钊故居院里就有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次女李炎华带着两个弟弟李光华、李欣华在这里生活了多年
2007年,利用国债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对故居服务楼、菜园恢复、消防设施、道路及周边的环境等进行修建和改造。2009年随着李大钊纪念馆改展工程的实施,李大钊故居又投入80多万元对李大钊故居的绿化、排水设施、照明以及房屋、庭院进一步加强了修复、修建
后宅的东院有两间东厢房和两间敞面棚子。厢房是李大钊家中过去盛粮食的房子。两院又各有样式相同的后大门。后宅又从中间用一丈高的十字花墙眼儿封顶的青砖院墙从南到北分成两院。李大钊童年时为了安静,时常在此屋读书、写字、作文章。因此,此房也称为李大钊童年时期的书房。棚子是当年家中放农具和备杂物用的。过正房后门是后宅
每年5月,前院的藤罗与中院的丁香竞相开放,置身院中,花香沁人肺腑。这些花木都是李大钊同志生前十分喜爱的,因而,参观的人们对这里的花木便产生了特有的炽爱之情,睹物思人,观花敬人,对先烈的无比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些花木,不但为保存李大钊故居的原貌增添了生机,同时为前来瞻仰、参观李大钊故居的各界人士,留下了良好的自然风貌印象。现在,李大钊故居的前院、中院和后院,分别栽种着当年李大钊十分喜爱的藤罗、丁香、白玉簪等多种花木
是一座具有明清以来乐亭县民房建筑风格的一宅两院穿堂套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李大钊故居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建筑格局合理,古朴无华淡雅。197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维修。1982年7月23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开馆后,故居归属于李大钊纪念馆,称为李大钊故居管理处。李大钊故居管理处现存文物、资料、图片、题词、题字以及字画等720件套。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面积为1010.1平方米。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如珍监造的。故居坐北朝南,成长方形。1958年7月1日,建立了李大钊故居纪念馆。故居为三进的宅院,大门、后门、两侧与厢房、正房之间是用一丈高的十字花墙眼儿封顶的青砖墙围砌而成。主房、配房、院墙,高矮均称;大门、二门、后门,错落有秩;三院一体,层次清晰。同年故居就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作
大门和二门之间为前院。有东厢房三间,曾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私塾的学馆。靠南有一猪圈。西边有两间一明的敞面碾棚,内有过去家中用过的石碾一盘
1905年,李大钊离家到永平府中学读书,之后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直到任职北大后1920年因建党工作繁忙,为了便于生活和工作,才把夫人及子女从乐亭故居接到了北京。1900年李大钊与赵纫兰成婚后在故居安家
李大钊故居全景
赵纫兰为了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不得不从北京返回乐亭故里,仍居住在当年与李大钊共同生活居住过的屋子里。就这样,李夫人与孩子一直在这里又生活了6年。1927年4月,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杀害后,他的夫人赵纫兰也多次受到敌人的迫害
一直到1957年开始筹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时,他们才相继搬出故居。解放后到1958年建立李大钊故居纪念馆之前,这十来年的时间里,李大钊的子女们都相继长大成人,参加了革命工作。继而在李大钊故居院内居住的主要有李大钊的亲友以及村里无房的村民
后宅的西院没有建筑物。乐亭县李大钊故居,不但是李大钊同志诞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李大钊接受了严格的家教,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萌芽于这一时期。故居纪念馆的西半院,从南至北,原来是李大钊三祖父李如璧的房产。中院的三间西正房和三间西厢房建筑形式与东侧大体相对称,原为李大钊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后改为复原陈列
李大钊故居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旅游胜地
村里的人们对李如珍有这样的评说,称他是一位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办事公正,好打不平;治家有道,教孙有方,备受大家尊敬的老人。使幼年时期的李大钊就树立了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正如李大钊后来在《狱中自述》中所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他的大祖父李如珍在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李如珍有这样的思想品格,所以对李大钊幼小时期的培养教育影响极大。李大钊的幼年成长,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几年来,到李大钊故居参观学习的人次不断增加,广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群众,另外还相继接待了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几个国家的友人以及港、澳、台侨胞的采访、参观、学习
1933年4月,由地下党秘密组织及李大钊同志的家属和生前好友出面,为李大钊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举行公葬、李夫人接到消息后,赶到北京参加了这次送葬仪式,由于悲痛万分,辛劳过度,于同年5月病逝于北京
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李大钊同志就出生于此房的北间屋。南面的两间一明,摆放着当年李大钊祖母和母亲使用过的织布机一架。东面三间是李大钊同志长期居住过的屋子。按原来的生活风貌陈设展出了李大钊祖父留下的桌、椅、板凳、顶箱立柜、板柜等家具,还有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内屋两间一明,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生活气氛。其中室内陈列展出的李大钊生前使用过的一个茶叶筒和在日本留学时买的一对茶盘;1924年1月在广州参加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时买的一对樟木书箱以及在北大工作时买的一把藤椅最为珍贵。进二门为中院,有东厢房三间。室内陈设展出的板柜、掸瓶、座镜等是李大钊母亲周氏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靠南间放有祖先及父母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