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细菌繁殖理想的温度为30℃左右,所以温室内的温度不可过高
由于铜制剂对红掌植株有毒害作用,50%的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铜制剂农药使用要慎重。7.合理使用农药。可选用浓度为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新植霉素5000倍、10%的溃枯宁可湿性粉剂1000至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性,每周喷一次
侵染方式及症状
2.定时排查,尽早去除被感染的叶片或整株拔除,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带出园区销毁,临近的植株及基质也要去除
3.刀具每次使用后要消毒,消毒可用85%的酒精
5.施用的肥料中尽可能减少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4.潮湿利于细菌的传播,尽可能使植株保持干燥,杜绝植株出现吐水现象
防治措施
4.避免随意从外界带入该病害的寄主植物,如天南星科植物
第二种开始于茎上,通过维管束系统迅速传遍整个植株,称为系统侵染(或称维管束侵染)。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子时,叶子中间的主脉附近会出现水浸状斑点。维管束内由于细菌的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流动与营养向叶片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该细菌有两种侵染方式:第一种开始于叶缘及叶片下部气孔较多的地方,称为叶部侵染。初期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褐斑,且边缘有黄色晕环
3.减少生产区内作业工具的流动,防止病区工具带进园区。工具必须定期消毒
二十世纪90年代,此病害差点毁了整个夏威夷地区的红掌花卉产业。红掌细菌性叶斑病(BacterialBlight)最早是于1960年在巴西发现,二十世纪80年代相继在一些红掌生产地区传播开来
二、全面综合防治,防止病菌在生产区内传播蔓延
2.工作人员出入温室都必须用消毒液洗手;鞋子及所穿的白大褂需定期更换和消毒;尽量减少生产区人员的更换与流动
一、加强预防,防止病菌进入生产区
1.要求种植清洁无病菌的健康种苗,尽量选择有卫生检疫证明的正规种苗商的产品
1.加强生产区的卫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