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肥技术 / 减少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减少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三)施肥时期根据作物需氮特点选定施肥时期,作物才能将其吸收的氮素较多地转移到经济产量上去。水稻田间试验表明,粒肥深施达到与粉肥表施同样的产量水平,而氮肥用量却可减少约1/3。施用缓效肥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至少损失,但由於其价格昂贵,施用对象应主要是经济作物。国内试验CP、脒基硫胺等,效果还不稳定。适宜的水分管理,也能达到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目的。然而,在降雨量高、土壤质地轻、可能发生淋溶损失的地区,要慎重采用深施措施。目前研究较多的脲酶抑制剂有O—苯基磷酰二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氢醌。目前,减少氮素损失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例如,稻田上施用基肥多采用有水层时混施,这种混施的效果很差,大部分氮素仍留在田面水中,混入土中的氮素只有一小部分。将氮肥作成几毫米或1厘米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更佳。否则反百会使谷尖作物的秸秆含氮量高,空秕率高,谷实产量并不高。另外,将稻田落干,表施氮肥后继之灌水,让水把肥料带入土层中,这种以水带氮的方法也是一种减少氮素损失的措施。深施比混施的效果更佳,应积极解决施肥工雎和在实践中推广。改善氮肥施用方法乍来是目前提高氮肥增产效果,减少氮素损失的一种比较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措施。以水带氮,让灌溉水或降雨将表施的氮肥带入土层中,是提高氮肥增产效果的又一措施。(二)缓效(长效)肥料缓效肥料的制作是将粒状氮肥表面包裹一层薄膜,使其可溶性氮逐渐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这就有利于作物吸收,减少氮素损失和生物固定。国际肥料中心(IFC)在东南亚和非洲南部等地区进行苯基磷二胺(PPD)的水稻大田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五)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硝化菌使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从而减少氮素的反硝化损失的硝酸盐的淋溶损失。(四)脲酶抑制剂使用脲酶抑制剂,是抑制脲酶对尿素的水解,从而使尿素能扩散移动到较深的土层中,从而减少旱地表层土壤中或稻田面水中铵态及氨态氮总浓度,以减少氨挥发损失。1975年开始,美国环保局批准CP在玉米、小麦、高粱、棉花、水稻、马铃薯、番茄、甜菜等作物上使用。采用无水层时混施氮肥之后再灌水的办法,可将较多氮素混入土中,减少田面水中的铵态及氨态氮总浓度,从而减少氮素损失。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进行氢醌在小麦和牧草等作物试验,也获得较好的效果。与表施氮肥相比,混施有一定效果,而且已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混施和深施都有减少氨挥发和反硝化损失的作用。(一)混施、深施和水分管理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氮肥表施相比,将氮肥混施於土壤耕层中,或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能减少氮素损失。苏联、德国试验加CMP的硝铵,四周降低硝化率14~16%。在某些试验中,有不稳定的现象和不明显的增产效果。对生长期较长的作物,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氮特点追施一至数次氮肥,以满足作物的需求而获得高产。英、意、法、荷、印、日等国试验双氰胺的硫铵,使小麦、燕麦增产10%以上,而且提高麦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综上所述,科学地施用方法看来是目前提高氮肥增产效果,减少氮素损失,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增产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783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