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虽属传统园林手法, 但如今兴造城市绿地, 也可借鉴此法, 使景观更有情趣。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城市有许多高层建筑,可以借鉴借景手法组织景观。《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业……”所谓“俗则屏之”,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入景观之中供观赏
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现在有了准确的平面图,作视线不难,但古时候没有这种图,何以能有如此之妙?这就须实地观察、把握
苏州狮子林花篮厅之北的院子之东有一片墙,一个月洞门, 两边是庭院,可以说互为框景,妙趣无穷。这四字来自《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里有深邃的哲理性,不知园主人写此四字,与在此两面都起框景作用是否有关系。……”其意是彼此双方都找不到它的对立面,这就是道的枢纽。也许是造园者有意这样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门上有“得其环中”四字。但无论如何,在客观上存在这种交互为框景,可谓难能可贵。这个枢纽道先得到了“道”的圆环中心, 来应付世间一切没有穷尽的事理
框景 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北京颐和园中的“湖山春意”, 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拙政园内园有个扇亭, 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
借景 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 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无锡寄畅园, 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
组景十八法,只是古人对组景方法的总结,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须处理恰当。另外这种手法也要融会贯通,用到新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去,还须有新意
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 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对景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我把你作为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 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视距短“硬对景”。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景如人, 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 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 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景贵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 自然也与距离有关, 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这里有好多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 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
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墙前行,便至叠翠轩,桂花厅等处。也有的用文字来暗示, 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园,自三穗堂向东,有一条廊向北,有“渐入佳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引景手法较多,有的用弧墙(有较强的导向性)引景,如杭州虎跑。引景 其实, 漏窗也起到引景的作用,如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一排漏窗,人们观窗内之景,便欲入园游赏,于是沿墙找到大门而入。总之,无论是漏花墙、廊、台阶、弧墙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但须得当,不能喧宾夺主,这些东西只是起引景的作用,不是主景。苏州怡园中的复廊、上海豫园中的复廊,都有引景之作用。廊边墙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转”,显然是转弯,里面果然美景不少
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组景有法, 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 即: 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