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栽培技术 / 牡丹花的种植技术

牡丹花的种植技术

经人工长期培育后,牡丹雄雌蕊退化,多变为花瓣,大多失去结实能力。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牡丹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种子繁育后代。因此无性繁殖成为保持牡丹优良性状的主要繁殖方法

1形态特征

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播种后,15~20天后开始生根,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发芽出土,若干旱少雨可10~15天浇水1次,4月份以后可随浇水施入稀薄粪肥。按此法播种2年后可起苗用于嫁接或移植,3~5年后即可陆续开花

栽培密度应视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长期观赏用,株行距80~100cm为宜

生长缓慢,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长4.5~8cm,阔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叶背有白粉,平滑无毛。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9月成熟。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又有洛阳花、富贵花之称。花单生枝顶,大型,花型多种,有9个色系。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4.1播种繁殖

一般来讲,砧木的选择分为2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4.2.1砧木的选择

5病虫害防治

笔者通过实践,结合牡丹的形态特征和实际养护管理的特点,发现牡丹宜种植在地势高燥和侧方遮阴的地方,以防积水烂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好,过酸过碱的土壤不适合牡丹生长。栽种牡丹宜选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4.2.2接穗的选择。接穗宜选健壮植株上1年生粗壮萌蘖枝,其髓心实,嫁接后易发根存活;次之为上部当年生枝,因健壮芽子饱满的当年生枝含营养物质较多,利于伤口愈合成活。接穗要即剪即接,不可久放。接穗一般长约6~10cm带有健壮的顶芽和1个或几个小侧芽

2土壤选择与整地

4.2嫁接繁殖

4常用繁殖方法

牡丹无论穴栽、沟栽,通常与分株繁殖同时进行,同时应确保栽植空间宽大而深长,并施足底肥。一般初栽之苗要浇透水,使根和土壤紧密结合,但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以防止烂根。在栽植前将断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液甲基异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钟后栽植。覆土后还要将整株稍向上提,使根系分布均匀,自然舒展,然后再逐层将土填实

4.3分株繁殖

将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在洛阳,分株繁殖多在10月上旬进行,最迟不得晚于11月底,适时进行分株较好,适时分株,牡丹新生根很多,来年长势旺盛;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少而短,来年植株发育更弱,甚至死亡。依据原株大小,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每株都有较完整的根系。分株亦称分根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牡丹种苗质量,提高观赏品质和商品价值的关键环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危害牡丹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上害虫介壳虫类和刺蛾类等。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每年分别在3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用500倍液的甲基异柳磷灌根,或在牡丹根部周围撒施呋喃丹颗粒剂,操作方法为:环绕牡丹根部周围开沟,沟深5cm,撒施呋喃丹后覆盖,可防治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止地上害虫的方法: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和氧化乐果混合后喷雾或用800~1000倍的杀扑磷喷雾防治

3栽植季节与方法

砧木选用粗约2cm,长约15~20cm且带有须根的肉质根为好。嫁接的时间一般为9~10月上旬,接后涂泥,并立即种植。4.2.3嫁接法。本法比用分株法的繁殖系数高得多,尤其对一些发枝力弱的名贵品种更有意义。实践证明用牡丹根作砧木比用芍药根作砧木,更利于以后的的分株,且寿命较长。砧木通常用“粗种”牡丹或芍药的肉质根

防治方法:3月下旬~4月上旬喷撒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等,5月~8月每20天左右喷石灰倍量式的波尔多液。在洛阳主要危害牡丹的病害有:牡丹的红斑病、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炭疽病、牡丹锈病、牡丹病毒病、牡丹环斑病等

本文通过介绍牡丹的栽培管理的方法,和牡丹常见的病虫害,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供牡丹种植者和绿化工作者参考。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由于其独特文化底蕴和观赏性,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随着牡丹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牡丹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形势也已日益严峻

栽植越晚第2年长势越弱,甚至死亡。在此期间又以早栽为好,早栽地温较高,可促使牡丹早发新根,便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长。即使成活也要到第3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牡丹必须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栽植,期间成活率最高,次年长势强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870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