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近十年来的赏石书刊中的理论文章,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赏石审美。大多数文章绕来绕去咬文嚼字总是重复着禅与道的玄机,把简单明了的审美过程扯得玄之又玄,硬把属于哲学范畴的美学理论研究往奇石的审美活动上拚贴,使美学的哲学研究与审美社会活动纠缠不清,使人看了云里雾里,不得要领。一谈到赏石审美,大抵都离不开在释、道、儒家的哲学上去绕圈子!好像不站在中国传统人文的地板上去赏石,就会把石头看成别的什么的了。一谈到赏石,就得刨根究底从祖宗八代说起,好像不说赏石的历史渊源石头就没有理由观赏了
如果抱着祖宗的遗产,一成不变的继承而不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落伍于时代,甚至会成为时代的绊脚石,必将被时代所抛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巳变成地球村,各种文化信息己变得触手可及,世界上各种文化艺术思潮的相互融合渗透,必将产生新的发展变化,人们在艳丽的鲜花傍摆上几块奇石,听着流行的音乐声,敲着现代化的电脑健盘,很难想像他是怎样去参悟奇石的禅机妙理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想大概90%的人注意的是奇石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所营造的环境气氛,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对着奇石画面去联想某个历史情节或参禅悟道吧!或者说大多数精美的奇石是与历史题材、儒道哲学无关,却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
并不在于其久远的历史渊源,也不是释、道、儒家文化的传统功绩。奇石,仅仅是近年才复苏的艺术门类中的一个品种。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异彩纷呈的美术样式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国画、版画、油画、水彩、摄影、雕塑、陶艺、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美术,从多种样式、多个角度向人们展现了审美领域的广阔空间,向人们提供各自所需的精神食粮。如是,则几千年来赏石文化一如弱苗,在封建社会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长期得不到发展呢?到是在今天人们开放的视野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反而迅速传播呢?。它能够得以迅速的发展,是迎合了当今社会人们物资文化生活的需求,迎合了现代化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对回归真然返朴归真的心理需要,迎合了当今人们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经验,因此得以与现代美术的其它门类一道并行世,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们应以开放的胸怀时时修正自己固有的赏石观,传统的东西仅是我们吸取营养的土壤,更主要的应从当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出发去探索发掘奇石的审美价值,总结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赏石理论,把当前社会的赏石之风往普及的广度和升华的高度上推进,使之成为生活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