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渊一次做了四十个,把这种椅子称为“太师椅”。当时的京尹吴渊很会巴结,马上设计了一个荷叶型的托首,安在椅背后面。太师是个品级很高的虚职。这样,仰头的时候就可以靠在上面休息。太师椅算是有史可考的,最早记载于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说宰相秦桧,当时还有个职位叫太师。有一次秦桧坐在圈椅上,向后一仰,头巾掉了
背高呈圆形,现称太圈椅为太师椅。”几种说法比较接近,感觉都不严谨,这很像古玩中的一些名词术语,说法差不多,但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规范的说法。太师椅是老家具中惟一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兴于北宋,宋元明清的史书、名人笔记及现今流行的几部有影响的辞书中均有记载和描述。收藏时日长了,接触资料增多,我常为这犯愁。《辞海》的定义为“一种有靠背和扶手的大圈椅。”《现代汉语词典》上则是“一种旧式的比较宽大的椅子,有靠背,带扶手。”日本人诸桥撤次编的《大汉和词典》说“宋朝太师秦桧坐过的椅子。从这把太师椅开始,我对老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的人不再注重太师椅的原始状态,到了清代,将硬木的、贵重的、能显示人身份的椅子,统称为太师椅。太师椅的典型状态是靠背、扶手、椅面互相成直角,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这也是现在收藏界约定俗成的太师椅,也称清式扶手椅。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师椅发生了很多变化。至于原来的太师椅就其形象叫圈椅。家具大师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中,从头到尾没有“太师椅”三个字,也就好理解了
我那个时候还没搞收藏,一看也晓得叫太师椅。一次在老家碰上村里一个困难户盖新房,把家里一些没用的东西丢在外面,当时这把太师椅和一堆柴火在一起。一路上还问我拿了干什么用?我实话实说没用,就是喜欢,觉得好玩。我路过的时候主人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他五十多岁,头发全白,生活的沧桑写在脸上,我发现这把太师椅的时候,他走过去还踢了一脚,说这把烂椅子,在家当洗脸架用,不晓得么子木头做的,怕是做柴烧都烧不燃,丢了算了。到家后,我掏出五十块钱给他,结果两人打架一般推来推去,他硬是没要,一路飞跑走了。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村兴起一股建红砖楼房的风气。我说给我算了吧?主人马上说真的要不?我给你送到家里去,扛上就走
在老家具收藏中,我最喜爱太师椅。收到第一件家具也是一把太师椅,从磨损和老旧程度来看,是把晚清的椅子,材料是用一种湖南本地的杂木做的,很硬很重,上面的黑色国漆有些斑驳,椅背雕工精美,上面是一个蝙蝠,靠背部分由一个蝙蝠,两个寿桃,两个变形如意组成,整个采用镂空雕,形成一个完全对称的图案,寓意着福寿如意,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吉祥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