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古钱币藏品中,有一枚折十型大观通宝生坑钱,该钱面径四十一,背径略大,面穿十一点五,背穿十一,边厚三毫米,重十四点五克。钱文出自宋徽宗赵佶御笔,也即著名的”瘦劲体””,气势庄重、挺拔,刀锋犀利,笔意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无论书法艺术抑或是其铸造工艺,都可称之为空前绝后,泉中范品。内、外廓与字口同样深峻清晰,笔画间无粘连,地章平整,背面也廓深肉平,精致规正
稀见折十大观通宝赏析
作者 mxhua0904
倘若笔者愚见非谬,该钱的发现,对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铸币工艺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把它介绍出来,以就教于方家。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商周至先秦时期以阴文字范铸钱,从西汉宣帝到南北朝为阳文母范铸钱,隋唐至清末为母钱翻砂,,这似乎已成定论。关于我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工艺,除鲍康的《大全图录》记载清代的铸钱工序较为详细外,此前史料却极为少见,大多只能根据传世和出土实物加以推测。因此,根据历代泉界前辈积累的经验,笔者认为,这枚折十型大观通宝显然已具备了祖钱或者初铸母钱的基本特征,而其内廓的斜线状凹痕,自然极有可能是19在翻砂铸钱时因拔横而留下的痕迹,因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什么比这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或者解释了。但笔者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即使是同一种方法譬如母钱翻砂,其原材料及其优劣乃至操作水平,特别是拔模工艺,各时期也必然不会完全相同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2009年7月18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该钱的正面内廓,左上右下,分别有一相同规则和方向的斜线状凹痕,使内廓面呈断裂状,虽细如发丝,但在拓图中仍清晰可见〈见附图所示〉,而在其穿口内则及背面的相应部位,也分别有一弥合后的细小缝隙,十分特别。钱体及文字在经除锈处理时留有微伤,而其内廓的斜裂纹即显然不是人工所能做成的,实为开门见山之真品。察其铜质,细密呈紫红色,经与实物比较鉴别后还发现,该钱比同版别的流通钱厚重,且径也略大,内外廓和钱文也是流通钱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大观钱以书法优美和铸造精良而称雄于世,但在笔者所藏的此钱面前,仍相形见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