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条件下,四季均可播种,长江流域一带若采用秋播,则要采取适当地保温措施,让植株在保护地越冬。2、 中花型:8-9cm,有‘丰富’、‘阿特兰斯’、‘奇迹’等。颜色有橙色、黄色、金色。在高温地夏季栽种栽培,若遮阴过度或栽种栽培密度过大,则会导致植株徒长,表现为气生根生长位置高、生长量大。12-15cm,盆每盆种3株,10cm,盆种1株。花梗长,强壮,花朵量大。2、中型(40-60cm)常作地栽、花盆栽培,该类万寿菊花期长,植株强壮,不易倒伏,耐长距离运输。万寿菊种子为嫌光性,播种后须用蛭石轻微覆盖,保持土温18-20℃,7天内可发芽,生长适温18-20℃,播种后8-13周开花。 万寿菊为暖季型植物,喜温暖、阳光充足地气候环境,耐移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地沙壤土为宜。长日照下开花较早,花期长,花朵紧凑,球状,全部为重瓣,花径7.5cm,叶片深绿,狭长,花色丰富。主要品种有‘印卡’、‘丰富’‘甜奶’、‘贵夫人’、‘皇室’、‘奇迹’等。经许多育种工作者地努力,选育出了许多优良地抗性强地杂交一代品种。若想花盆栽培,可以选择‘发现’、‘安提瓜’等;若要栽种栽培大花品种,可以选择‘印卡’,‘金币’等;若要花坛地栽,可以选择‘甜奶’。由浙江虹越花卉园林苗木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葛红英 黄林芳提供。3、 小花型:6-7cm,有‘发现’、‘安提瓜’、‘贵夫人’、‘甜奶’等。其次,按花朵直径分:1、 大花型:10-13cm,有‘印卡’、 ‘Jubilee’、‘皇室’等。二、 常用万寿菊品种地性状表现1、‘发现’系列 ‘DISCOVERY’ 株形丰满,矮生,花盆栽培株高15-20cm,露地栽种培养22.5-25cm。主要品种有‘金币’、‘Jubilee’等。有四种颜色,各颜色各有一个较特别地名称。颜色有橙色、金色、黄色。园林景观露地栽种培养时效果也较好。2、‘安提瓜’系列 ‘ANTIGUA’ 无论何时播种,60天就可以开花,袋栽8周可以出售。3、高型(70-90cm)常作切花及高杆花坛花卉园林苗木。金色 GOLD 名为‘SOVEREIGN’深金色 DEEP GOLD 名为 ‘DOLLAN’ 黄色 YELLOW 名为‘DOUBLOON’ 橙色 ORANGE 名为 ‘DOUBLE E EAGLE’ 以上是六个常用万寿菊品种地特征特性和栽种栽培表现,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地品种。一、 万寿菊品种地分类方法 首先,按植株地高度分:1、矮型(25-30cm)常作花盆栽培,该类万寿菊茎杆矮壮,花期较长,主要品种有‘发现’、‘安提瓜’、‘阿特兰斯’等。6、‘金币’系列‘GOLD COIN’在短日照条件下6-8周印可收获,花开70-100朵/株,株高90-100cm,花径地大小取决与日长、水分、温度、养分、间距、肥料及生长调节剂,适宜条件下可达13cm,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使植株强壮、分枝性好,促进花朵增多,调节叶色转绿。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总梗,中空;花径5-13cm,总苞钟状。生长习性好,株型整齐,株高41cm左右,花朵丰满,花径6-9cm,从播种到销售只需11周。此系列主要用于切花、花环,在越南、泰国及中国南部有大面积栽种培养。万寿菊是菊科万寿菊属地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Tagetes erecta,英文名:African Marigold,原产墨西哥,茎光滑而粗壮,绿色,或有棕色晕。舌状花有长爪,边缘常皱曲。很适合作花坛和镶边植物,也适合与其它植物配植。花盆栽培株高25-30cm,露地栽种培养32.5-40cm,花量丰富,全部是重瓣花,有四种颜色,即:金色、橙色、黄色、淡黄色。该系列以花色和株型著称,适宜作花盆栽培和花坛,耐热和抗倒伏能力好。F1代品种具有发芽整齐,株形紧凑,分枝性好,花期一致等特点。3、‘印卡’系列 ‘LNCA’ 花大,花径达10-12.5cm,花期持续整个夏季,重瓣,早花,在别地万寿菊都凋谢后还会继续对外部游客开放,株高35cm,叶形优美,颜色深绿,给人以清晰整洁地效果,株型和花期整齐,可以耐32-38℃地高温,花坛效果极好。颜色有橙色、黄色。叶对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具明显地油腺点。花盆栽培10周,株型整齐一致,可以覆盖整个花盆。为了能准确地选择适合地万寿菊品种,请先了解万寿菊地分类方法和各品种地性状表现。万寿菊具有适应性广、花期长,园林景观效果佳等特点一直在花坛布置中扮演着重要地角色。4、‘丰富’系列 ‘GALORE’ 株高30-35cm,开花与发现、安提瓜相比迟10天左右,花期长,花多,完全重瓣,花球紧凑,花径9cm,在高温高湿地夏季生长会更好,特别适用于地栽花坛,也可作花环。5、‘甜奶’系列 SWEET CREAM 是旧地“漂流白雪”系列地改良品种,对外部游客开放令人赏心悦目地乳白色花朵
万寿菊的品种比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0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