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饰于大盘盘心一周,云头向盘心伸展,云头间不相连,由6个三阶云头对称组成
莲瓣肩部方折。莲瓣内填杂宝(火焰、宝珠之类)、花卉(以莲菊为主)或云头,云头下加一圆圈。内框细线一笔勾成,外框双勾后填色或粗线画成。粗线画成的分两笔,均从中间起笔。内框线条和莲瓣内纹饰连笔。每瓣独立,由外粗内细双框组成。元青花上的变体莲瓣纹饰于瓶、罐类器物的颈部和胫部
一般由3个,4个或6个云头组成。1、饰于器物上部的云头下垂(称云肩),饰于器物下部的云头上伸
(六)菱形
(二)变体莲瓣
叶纹细密如鱼骨。一般为前后双层画法。明初蕉叶纹中茎用两条平细线画至叶尖,不填色,永乐起叶的中茎已不到叶尖。叶边如锯齿般尖细,轮廓线用复笔加粗
明初回纹的另一种画法是整个饰带一笔完成,从外向里画后再逆向画出,开始第二个单位。明初青花回纹两个一组,笔画相连,借用一条边线
除上述纹样外,元青花的辅助纹饰还有鱼鳞纹、云纹、旋涡纹、三角带纹等形式
(八)如意云头
(四)卷草纹
圆口大盘一段用菱形饰带装饰边沿。元青花上的菱形饰带画于盘的口沿或作瓶罐纹饰的间隔。每一单体为两个菱形套叠,有的在其间填青。内菱形中心和四边各有一点
模印的花卉纹饰带有些以波纹衬地,作为相邻的波浪纹的延伸
元青花上的回纹源自青铜器的云雷纹。单体绘制,自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有变形回纹,笔画简化而不完整
元青花上的蕉叶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瓶颈和下腹部。叶的边沿用细线勾勒后填色。叶脉细线勾勒。有单层和前后双层两种画法。叶的中茎画至叶尖,一笔画成或两笔画成后填色
(七)蕉叶
明初如意云头以外粗内细的双勾线画成。云头间以简单的弧线相连而不用反向云头。云头内绘简单图案,或折枝花或叶脉或填色。云头缩小或大小相间分布
元青花上的钱纹饰于盘沿口和瓶口等处,有整钱组成的装饰带,也有半钱交叉组成的饰带。有些钱纹中的方穿画成菱形,菱形每边加一点,如菱形饰带画法。钱纹以外圆内方为基本造型,有种种变化
这种差别在辅助纹上有更为明显的反映,是鉴别元青花的重要佐证。元青花的辅助纹饰品种繁多,有图案性质的写实内容或几何纹样。明以后,青花瓷纹饰大多沿袭元青花画法,但略见变异
(一)波浪
莲瓣分写实性质的和抽象性质的,后者为变体莲瓣,有仰覆之别,应用很广
明初变体莲瓣外框互相借用,肩稍圆柔,莲瓣内图案简单,有宝相花、旋涡纹等
明初青花另有用单个云头开光的装饰方法
无中心波谷曲线,明初卷草纹先画一中心波谷曲线,在上伸发卷草纹,明中期起,有不画中心波谷曲线的卷草纹。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下二上相接。元青花上的卷草纹每一单位独立绘制,一正一反相接
波纹粗而疏,层层叠叠,汹涌起伏。已不见指纹状的旋涡。明初青花波浪纹已简化,浪纹用细线双勾中空,有的加绘细小圆圈以示浪花
元青花上的浪纹以轻重变化的粗线勾勒,形状如“佛手”,如棕榈叶又如姜芽,称姜芽海水。波纹以极细密的线条画成,放射状或旋涡状,后者如人的指纹。浪与波之间有留白以增加空间感。有些波浪纹中加绘简笔朵花。波浪纹由浪纹和波纹两部分组成
(三)回纹
元青花如意云头有数种装饰方法:
元青花上的波浪纹应用于大盘的边沿、盘内纹饰间的隔离及花卉纹的底纹。边沿采用波浪纹的大盘一般为菱边
云头内纹饰稠密丰满,有细小的花卉纹、海水纹等,有些在此底上再画动物纹。元青花上的如意云头为中间粗两边细的三条线画成,二阶,三阶,四阶均有
(五)钱纹
3、由两个云头对接或4个云头相接组成“开光”,前者用于瓶腹,后者用于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