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装饰玉类型的玉蝉、冈卯、司南佩、翁仲等都是当时的典型器物。这些发现,对汉代礼义制度和封建集权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尤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工艺水平的是各种陈设玉,其雕琢精湛,构图变幻莫测,设计新颖活泼,纹饰华丽却不落俗套,整体形象充满灵气,充分显示了汉代自由浪漫、雄浑豪放的时代风貌
事实上,汉印在字体的雕琢、章法的变化等方面已成为宗师,被历代雕刻家公认为惟一法门和楷模。线条笔画同战国时期有明显的区别,不再是中间粗两头尖的“柳叶形”了。汉印千百年来对后人的影响深远,清代印坛名师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玉印也比较流行,都是刻有文字,无论是隶书还是篆书大多方起方收,一气呵成,且转折自然,方中富圆
二是在材料上大量使用和田白玉。这件“金缕玉衣”由4000多块和田玉片连缀而成,玉片晶莹剔透,堪称绝品。1995年底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让世人赞叹不已。和田玉也被大量用于玉衣制作上。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玉、岫岩玉和部分蓝田玉。汉代的佩饰及部分剑饰用料大都为新疆的白玉,玉色浑噩苍旧,古气十足
不久前,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在伦敦佳士得的秋拍中出现,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经过现场竞拍者的激烈竞争,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近年来,高古玉因其历史研究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独特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实力收藏家纷纷追逐的目标,于是也出现了高古玉在艺术收藏中的顶级奢侈品的说法。在高古玉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汉代玉器再次以其独特魅力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而当时国势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玉材来源很丰富,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奠定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以致“汉玉”一词几乎成了古代玉器精品的代称。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
从考古出土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山东巨野昌邑哀王墓、江苏徐州楚王墓、广州南越王墓分析来看,汉代出土玉器范围遍布全国,数量大而集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如葬玉、玉印、辟邪、刚卯、翁仲、玉舞人、铺首、玉剑具、高足杯、鸡心佩等成为汉代玉器的典型代表,影响深远。一是在器形上出现罕见新型器物。其中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较有特色的品种,主要有九窍玉(即一对眼盖、一对鼻塞、一对耳塞、一片口含、一件肛门塞和一件生殖器盖)、玉衣、玉璧、玉握猪等,其完善程度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这是赞赏汉代玉雕刀法精纯流畅,并且在双沟线纹饰中得到充分体现。“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只是从两个方面体现了两汉玉器纹饰的厚实、简洁与流畅。汉代玉器的品种、数量达到玉器史上第一次顶峰,它的雕琢技术当然也有所改进,最突出的是“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又称“游丝毛雕”)。四是雕刻技术精纯流畅。高濂《燕闲清赏笺》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这种表现手法常被人们称之为“汉八刀”,特别是以玉蝉、玉翁仲、玉猪为代表作,这是汉代玉器雕刻技法的一大特色,反映汉代雕饰的简洁明快。双沟线纹饰并非汉代创造,战国时期已有。明代谢堃《金玉琐碎》提及“只用八刀便刻成一个翁仲”,属于象征性刻画手法
汉代玉器有比较多的纹饰,特点是很多的玉璧出廓,谷璧、蒲璧的外边加添螭龙、螭虎、卧蝉、雷云纹等装饰,而且比较成功。玉辟邪的制作首次出现在汉代,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受我国原有异兽神话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西域有许多关于异兽的传说流入东方,西域一些动物也被带到中原。另有许多纹饰是继承前代战国时期,如卷云纹、谷纹、蒲纹,这些都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五是在纹饰上出现了异兽灵物图纹。另外,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辟邪灵神)也经常在玉璧上出现,单独的龙、凤纹装饰也常用在玉璧上。玉璧除了出廓的特点外,还出现了吉祥语,如“宜子孙”,这是玉璧雕刻技法上具有语言内涵的装饰内容,首现于东汉
这种自然主义的写实表现手法,特征化的传神刻画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代玉器出现了许多反映平常生活的题材,以玉雕牛、羊、鸟、龟、熊等最常见,并一反平面雕刻,代之以立体圆雕。三是在雕工上手法多样。典型的如卧牛,丝丝入扣地刻画出牛儿辛勤劳作后疲倦慵懒的神态。在汉代的玉器中,艺术价值较高的应属于圆雕和高浮雕的陈设艺术品,这类作品玉质极好,琢磨精细,造型优美,在中国的玉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