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麻短日照处理黑暗时期,喷施15-30微克硫尿嘧啶,能够部分地消除短日照处理的效果。这说明了大麻阶段发育的通过局限于顶芽。大麻在不同年龄进行短日照处理时,年龄较大的植株比年龄较幼的植株,需要较少的短日照天数来诱导开花,雌株对短日照反应更为敏感。(3)日照条件影响大麻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缩短日照可促进光照阶段的完成,较长时期的短日照使植株矮小;如果在光照阶段忽然改变光照条件,会使植株发生形态上变化,而且使正常的发育过程发生改变,美国“Kentucky”大麻品种,3-5周苗龄植株二个侧枝中的一个侧枝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时,早花仅限于处理的那个侧枝
(3)如果植株出现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采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药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即可。立枯病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千克,均匀混合细土50千克,施入播种沟内或散施于植株根部周围进行早期防治,成株发病时可采用喷药防治,用药量和喷药方法与炭疽病相同
(2)首先应对地块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其次是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的处理,留种田应清除田间病株及其残留物,播种前用种子量0.3%的多菌灵均匀拌种,然后播种
(4)水分:
一、生长条件
炭疽病可使成株的茎杆和叶片出现黑褐色斑块,茎秆干缩而凹陷,皮层破裂露出纤维,易折断,茎杆基部受侵后,可变黑腐烂,叶片沿叶脉扩展而出现黑色病斑。立枯病也会使植株产生褐色病边,使植株呈失水状态,心叶凋萎后枯死。(1)病虫防治因大麻的叶和根系的排泄物有一种特殊气味,一般病虫不易侵害,但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大麻有时也会发生立枯病、炭疽病及金针虫、地老虎等病虫害
喜光作物、耐大气干旱而不耐土壤干旱,生长期间不耐涝,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的,常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且土质松软肥沃、含有机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为宜
早在二世纪时,东汉崔宴即指出大麻有雌雄株的区别。分别称雄株为“枲”或“牡麻”;雌株为“怠”或“子麻”
留苗密度因各地栽培方式而异,一般早熟品种每亩留苗8-15万株,晚熟品种3-5万株。幼苗能耐-5–3℃霜冻,短时间低温不致影响麻苗生长。采种麻田则选留雌苗。此时能耐大气干旱而不耐土壤干旱,故多从出苗1个月后开始连续灌溉,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在80%左右。结合灌溉早施、重施速效性肥料可促进长茎。麻株日平均生长3-5厘米,生长高峰时可达10厘米左右。根据雌、雄苗形态上的差异,可在定苗时选留雄苗拔除雌苗,以提高纤维品质。大麻的生长发育需要有效积温24-32℃。生产上多于早春地表下5厘米处土温在8℃以上时播种。麻苗出土后30天内,多不灌溉,以控苗促根。大麻生长的适宜气温为19-23℃
(4)发现有金针虫为害时,每亩用2.5%敌百虫粉1.5-2千克,加细土75千克拌匀,散施于植株根部周围的地下。地老虎可采用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粉0.25千克,对水1千克,拌豆饼和切碎的青草叶25千克,制成毒饵堆闷30分钟以上,于傍晚撒施在麻田里
砂土容易遭旱;重粘土排水不良,春雨积水,容易烂根,也容易遭旱;重碱土容易缺苗,产量也低。不同品种的大麻对土壤的PH要求稍有不同,一般土壤pH值以5.8-7.8的弱酸性到弱碱性为宜。(6)土壤:大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性质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纤维质量。其他各省麻区也大都利用河、湖两岸冲积上种麻。一般山坡地种植的大麻产量较低。在各种土壤中,砂质壤土最适宜种大麻,其次为粘质壤上,重粘土、砂土、重碱土都不好。种植大麻一般以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土质松软肥沃,富含有机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块为最好。我国大麻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的冲积土壤,也有不少山区栽培大麻,多分布于山涧两侧的冲积土上,少数分布在山坡黄壤和红壤上。我国南方著名麻区之一—安徽六安麻区靠淠河、史河的河湾二岸种麻,多选油沙土、黑土、白砂土、黄夹沙种麻,黄土、粘土不种麻。我国北方著名麻区—山东莱芜、泰安麻区,多在汶河流域二岸种麻
栽培技术
地理分布
原产锡金、不丹、印度和中亚细亚,现各国均有野生或栽培。中国各地也有栽培或沦为野生,甘肃等地有种植,新疆常见野生
生长习性
三、病虫害防治
形态特征
阳光充足,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良好,干物重和产量增加。大麻是短日照作物,缩短日照可以促进开花,但植株矮小,纤维产量低;延长日照,则能延迟开花,延长日照则能推迟开花,由于营养生长期延长,植株生长高大,纤维产量高。在采麻栽培时,弱光能抑制腋芽萌发,减少分枝地进顶端生长,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但阳光过于强烈,纤维发育缓慢,而且粗硬。在留种或油用栽培时,强光有利于麻株腋芽萌发和花序发育,从而提高种子产量。总体而言,日照射量比总照射量对大麻干物重的影响要大,但总照射量对纤维质量(初生纤维的强度)的影响较大。阳光对大麻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长周期内大麻接受到的总的光线照射量,一个是每天接受到的阳光照射量。因此就纤维品质来说,以光线较弱的阴天或多云天气为宜。(2)光:大麻是喜光作物。也有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的品种类型
实践证明,钾、锰、镁对大麻产量和纤维发育影响最大,锰、镁、钾十镁,增产27-30%,钾、钾十锰增产15-17%。早熟种大麻播后20-25天吸收氮、钾达高峰。因此,要提高纤维形成过程,早期施氮是很重要的。大麻不同类型品种,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是有差异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铜、钠、硼、锰、锌等对大麻生长和提高纤维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晚期施氮,对初生纤维形成作用不大,但能增加次生纤维的形成。(5)营养:大麻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以氮素最多,钾素次之,磷素最少。大麻给予充分氮、磷、钾肥时;其茎中纤维的形成过程进行最强烈。施氮过多,纤维变粗,强力降低,还会引起病害。不少试验研究证明,氮磷或氮钾配合使用,比单施氮肥效果好。大麻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三要素是不同的。大麻在整个生长期期内均需要稳定的磷肥供应,直到开花前对磷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且磷能促进大麻对氮的有效吸收。雄株从苗期到开花前吸收氮素较多于雌株;雌株在开花期吸收氮素较多于雄袜。从发芽到收获,大麻对钾的需要量持续增加,在纤维形成期内达到最大值。氮磷钾三者配合使用,增产效果更是显著。这是因为磷肥有提高纤维品质(纤维强度和弹性)和种子产量的效果,钾肥有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以及种子含油量的效果,钾比磷更加影响纤维品质,缺磷影响氮的吸收。一般早熟种大麻吸收和利用养分较不均衡,在它最初二个月内吸收养料占3/4,而绝大部分养料消耗在现蕾到开花的短时期内;晚熟种大麻吸收、利用养料比较均衡。大麻在开花前的整个营养生长期内均需要大量的氮肥,尤其是前6-8周对氮的吸收比较集中,但氮素过多对纤维含量和纤维强度不利。实践证明,化肥与农家有机肥配合使用对提高纤维产量和品种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山阳农事试验场研究结果表明:大麻鲜茎叶含氮素0.525%,磷素0.133%,钾素0.415%;鲜茎含氮素0.473%,磷素0.111%,钾素0.341%;鲜叶含氮素0.858%,磷素0.275%,钾素0.891%。在完全肥料组成中,以氮素作用最大;缺氮时,磷、钾肥对纤维形成所起作用显得很弱。对于每公顷面积产1吨大麻茎杆而言,需要氮15-20公斤,K2O15-20公斤,P2O54-5公斤。钾的纤维质量的影响比磷要大
大麻植株培育在土壤全持水量为40%、60%、80%的土壤湿度中,无论雄株或雌株的皮层和木质部的半径、初生纤维的数量和直径以及茎杆和种子的产量,随着土壤湿度增大而提高;土壤湿度相当于土壤全持水量的70-80%时,纤维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矿物质和有机质养料在灌溉条件下,可有效地增加纤维产量和质量。灌溉显著增加大麻水分的消耗,但水分消耗系数随着大麻纤维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大麻是高秆作物,耗水量较多,每制造一千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300-500毫升,比小麦、燕麦多1.5-2倍,比玉米多3倍,大麻叶片中水分亏损,会增加包括叶黄素在内的类胡罗卜素含量,因此叶片变黄,光合能力下降。大麻耐大气干旱而不耐土壤干旱,因此灌溉特别有效。大麻需水量多少与土壤中营养条件有关系,在施肥良好情况下,需水量为575-985立方,而在施肥不良或不施肥情况下需水量增加到790-1180立方。麻在迟播的情况下比早播的发育快,主要生长期消耗的水分占总需水量的80-90%。而在开花盛期至雄株成熟前,雨水过多,易引起麻秆霉变发黑,也不利于雌株种子的灌浆成熟。种子成熟期下小雨,可增加种子产量;茎高50-70cm时较耐旱,但干旱高温会促进早熟,株高降低,产量低。大麻生长期间不耐涝,麻田渍水两昼夜则会引起麻株死亡。我国长江以南雨水多,苗期除非天气特别干旱,一般不必灌溉。土壤湿度不但影响纤维产量,与品质也有密切关系,而且还影响到大麻酚类物质的含量。这些都说明灌溉和营养二者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但在北方栽培,灌溉十分重要。在大麻整个生长期需要50-70cm的降水量,在发芽期及前6周生长期内,土壤要有足够的湿度,快速生长期(柱高增加4-6cm/天)土壤湿度宜高,以土壤水分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80%时,生长发育最好,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其中又以现蕾开花期植株高大,消耗水分多,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0%—55%。因此在这时期提高土壤水分有着显著的增产作用
瘦果为宿存黄褐色苞片所包,果皮坚脆,表面具细网纹。叶掌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中裂片最长,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表面深绿,微被糙毛,背面幼时密被灰白色贴状毛后变无毛,边缘具向内弯的粗锯齿,中脉及侧脉在表面微下陷,背面隆起;叶柄长3-15厘米,密被灰白色贴伏毛;托叶线形。雄花序长达25厘米;花黄绿色,花被5,膜质,外面被细伏贴毛,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小花柄长约2-4毫米;雌花绿色;花被1,紧包子房,略被小毛;子房近球形,外面包于苞片。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枝具纵沟槽,密生灰白色贴伏毛。花期5-6月,果期为7月
这些都说明大麻苗期抵抗低温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大麻幼苗能耐-5的短期低温,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过程。大麻在开花期间不耐低温,开花期遇零下低温,容易死亡,特别雄株死亡多。(1)温度:大麻随品种类型的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从播种到工艺成熟,需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1900-2000℃,到种子成熟,需积温2700-3000℃;对于早熟品种,1600-1700℃的积温即可达到工艺成熟。大麻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35℃,最高不超过45℃,气温高则发芽快而齐。在生育期中,昼夜平均气温对大麻的生长影响很大,特别是现蕾到开花末期,茎的生长最快,并且干物质大量增加;在这时期,最佳气温应保持16(晚上)-25℃(白天)左右。陕西北部有头年冬天寄籽的习惯。但是如能供应充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则苗期的低温对以后的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大。黑龙江、吉林两省冬播试验成功。大麻种子在土温1℃以上时可发芽,但要出苗整齐,一般宜在土温8-10℃以上时播种。1957年山东主产麻区大麻出苗后,遇到阵雨结冻,大麻生长并未受到影响。种子发芽后10-15天内能耐3-5℃的低温和更低的温度;在-5℃的低温下,它的生长会延迟一些。适宜生长气温,苗期为10-15℃;快速生长期为18-30℃,以19-25℃最为适宜;开花到种子成熟为18-20℃,开花期遇-l℃低温,花器受损,-2℃以下则花器死亡,尤以雄花死亡多
二、播种育苗
茎直立,具纵沟,灰绿色,密被短柔毛,皮层富含纤维。根木质。一年生草本,高1-3米。它的秸秆呈白色有棱角,麻须可以用来做烛心。[3]。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的叶为对生,小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短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4厘米,密被短绵毛;托叶条状披针形,密被短绵毛。大的如同脂麻,叶子狭窄细长,形状像益母草叶,一枝有七片或九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黄绿色,排列成长而疏散的圆锥花序,花被片5,长卵形,雄蕊5;雌花序短穗状,生于叶腋,绿色,每花外具l卵形苞片,花被片1,膜质,紧包子房,雌蕊1,子房上位,球形,花柱二歧。瘦果扁卵圆形,光滑而有细网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五六月间开小黄花抽穗,随即结果,果实大小像胡荽子,可以榨油。大麻的果实成熟时,拔去雄株,如没成熟,先将雄株拔去,那么大麻将不能结果。剥去果实皮,可以用它来织布。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大麻种植可剥麻收子。花称“麻勃”,主治恶风,经闭,健忘果壳和苞片称“麻蕡”,有毒,治劳伤,破积、散脓,多服令人发狂;叶含麻醉性树脂可以配制麻醉剂。有雌、有雄。其主要有效化学成份为四氢大麻酚(简称THC),THC在吸食或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叶掌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特指雌性植物经干燥的花和毛状体。雄株叫枲,雌株叫苴。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用以织麻布或纺线,制绳索,编织渔网和造纸;种子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油漆,涂料等,油渣可作饲料。果实中医称“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药,性平,味甘,功能:润肠,主治大便燥结。大麻,别名:山丝苗、线麻、胡麻、野麻、火麻,白麻,拉丁文名:CannabissativaL.桑科、大麻属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枝具纵沟槽,密生灰白色贴伏毛。人类吸食大麻的历史长达千余年,20世纪在毒品和宗教方面的使用有增加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