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党允国 中国文物报
要从更高、更深层意义中挖掘文物所蕴涵的综合价值,把它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于世人面前,使人们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激发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在对文物利用方面,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要单纯地把文物当成商品,把文物产业化,更不能把文物只当成是赚钱的机器,一味地索取,一讲利用就是如何发展文物大旅游,文物搭台,经济唱戏,竭泽而渔,急功近利
目前,对文物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方是注重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一方是着眼于它的社会效益和综合长远效益。前者的理论依据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的是市场化的路子,一切都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调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他们掌握着文物管理和保护经费的支配权,也决定着文物的生存命运。所以,文物的价值范畴被扭曲、被庸俗化,铜臭味十足,主要体现于在充分利用前提下所创造经济价值的多少,否则,对文物的关爱就会大打折扣,其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会受到置疑,保护的积极性不高。这部分人往往是文物所在地的行政领导,也是文物保护的主体。所以,空有一腔热血,工作成效并不理想,以致出现像定海古城、福州古街、常州等地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专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的强烈呼吁和愤慨声讨中轰然倒下;再就是打着开发保护的招牌,破坏性利用,像“水洗三孔”、徐州汉兵马俑“加固”事件等等,暴露出我国文物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专家、学者和广大的文化?文物?工作者往往更注重于文物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他们对文物有着深厚的情感,对文物价值的认识更深、更透、更全面,但却没有“实权”,要想确保文物安全,还必须依附于各级领导的认识程度
对文物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差异并不可怕,也很正常,但掌握“实权”的人对文物价值的片面思维,超度利用或“破旧立新”,文物的命运可想而知。正确认识文物价值,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国人对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程度,提高管理层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深刻内涵的探讨、理解、认知能力,全面、科学地认识其历史价值和它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做到古为今用。要想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走很长的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由此看来,要想保住我国文明古国、文物大国强国的地位,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和国际上先进的管理体制接轨已迫在眉睫。比如,看一件文物是否珍贵,并不完全是看它的外表如何华丽,质地是否是金银翠玉,值多少钱,而是看它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它原生的生存环境、出处及存在的年代等相关信息中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