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收藏捡漏儿难得见 打眼天天有

收藏捡漏儿难得见 打眼天天有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多去博物馆看看真东西,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收藏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张乐群奉劝我市的收藏爱好者,现在文物市场上仿品太多,专家都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大多数老百姓对鉴宝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想靠这个发财不太可能,“淘宝贝”要带眼睛不要带耳朵,提高眼力不要轻信证书,现在什么都有假。张乐群说:“玩玩可以,别太当真,在收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成功的关键。”

玩玩可以,别太当真保持良好心态是关键

同样一个碗,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买的,到现在为止20年时间,它翻了数万倍,这是事实啊!一个碗几百块钱买的,官窑的到现在卖几十万,这也是事实。张乐群告诉小编,古玩跟股票不一样,古玩是一个杠杆,一定要你在收藏的过程中想方设法了解这个东西背后的故事和它的背景、历史,通过这些,把文化素质提高了。张乐群说:“一定要看到这些事实背后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经典的那部分在闪光,所以需要记住的是古玩的文化,是它背后的历史。”。我觉得文物热的意义在此,并不是都买东西去

他既是一个沉稳、大方的国家级拍卖师,又是搜罗珍玩的民间“大腕”,但对这股热潮,张乐群毫不犹豫地浇了冷水,但也表示决不是浇灭收藏爱好者的兴致,只想为大家平添一份理智,奉劝收藏爱好者一定要明白,收的虽然是古董,其实藏的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带着这个问题,小编采访了专门从事古玩拍卖并从事古玩收藏20多年的甘肃博乐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乐群

金城全民收藏热行家冷眼看鉴定

收的是古董藏的是文化

看着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为代表的收藏类电视节目,总请来一帮专家免费鉴定、估值,那么是不是找到了专家,就可以高枕无忧?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听听张乐群给你泼的一盆冷水:“专家评定值多少钱,你找专家买去。”张乐群告诉小编,他有一个朋友买一件古董,自己怕走眼,特地找到一位专家来鉴定,专家认定是真品。张乐群表示,鉴定这东西,完全就是凭个人感觉,专家个人认定这个是真的,有什么办法?现在也没有相关法律来规范这个,也不好规范。朋友于是花了重金买下,还付给专家价格不菲的鉴定费。最后多次到别的地方鉴定,认定这是赝品,但卖主已经溜之大吉。朋友一怒之下把专家告上了法庭,最后法院裁定专家无罪

用知识对话才是硬道理

对此张乐群强调说:“现在买古玩要鉴别真伪,找专家也要鉴别专家的真伪,因为专家的水平良莠不齐。何况,即便是专家、大师,几乎都会有“打眼”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不肯说罢了,怕现眼呗。还有人不甘心,再接着忽悠别人,把它卖出去。”。就像电视上的文物鉴定节目一样,专家鉴定那些文物值多少钱,不能算数,到时候还是要看物品的实际情况,那上面的专家鉴定也只能是做个参考

我当时就特别激动,动心了想买,当即拨电话给一个朋友。张乐群在采访的最后表示,在逛文物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平和的心态,如果一定要和市场对话,就用知识对话,那才是硬道理。结果他特别不耐烦地对我说,每天上千人在那转悠,就你一个人是聪明的吧。”明白了这个常识,某种程度上比从“专业”上如何鉴别文物更为重要。他告诉小编:“我刚开始收藏陶瓷时,有一次我去隍庙‘逛摊’,当时有一个摊上摆着一个碗,中间有一个裂缝,摊主告诉我这是大明宣德年间的一个大碗,青花大碗,当时要价也不贵,3000多块钱。我打电话告诉他,在隍庙古玩市场看到一个碗,是个宣德的碗……。古玩是千万分之一的遗存,在历史的长河里,损坏了一件,就永远不存在了,它和我们的收藏热应当是成反比的,你其实根本没有机会捡漏儿。他是个行家,当时比我懂的多

面对这股“全民收藏”的热乎劲带来的频繁的文物鉴定活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菜市场的大妈也对股市心动手痒一样,目前我市收藏热度之高,幅度之广,前所未有,大有“全民收藏”的劲头。与此同时,造假技术之高超也“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知名”文化公司来到我市,紧锣密鼓地举办着各种“高档次鉴宝”。历史上收藏热自北宋、晚明、清、民国时期,至今已是第5次

它的反义词则是“捡漏儿”,张乐群明确地表示,“捡漏儿”的概率极小,而“打眼”却是常事,不要说业余爱好者,即便专业人才,即便国宝大师,也是家常便饭。古玩收藏市场中就这么多真东西,却那么多人买,于是,造假者投机取巧的机会就来了。业内的人有一句行话叫“打眼”,意思是上了当,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捡漏儿”难得见“打眼”天天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1547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