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伴儿说。“如果不是落实政策,俺家早就富起来了。1978年落实下放干部政策,他不舍得放弃公职身份,在干部“下海经商”即将风起云涌时,放弃已经折腾十多年的生意,洗洗脚上了岸
有人在唐河县祁仪收破烂时,收到一种纸币,上写“复盛久”字样,辗转卖给了吴金榜。后来考证,这是冯友兰家族发行的纸币,祁仪是冯友兰老家,他的家族号称“复盛馆冯家”,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曾允许地方大家族印行纸币,为期十分短暂。不过收藏的机会仍很多,“这一行遍地是宝,看你识宝不识”。目前发现的“复盛久”纸币仅此一张,堪称绝品,在货币史上有一定价值
【兴趣广积攒厚家底】
邮票最初的家底儿,是老右派孙立送给他的那本集邮册,由于动手早,在收藏热兴起之前,他已拥有了大量的藏品。在收藏最低谷的时候,除了钱币,他还收藏了大量邮票和书籍。“文化大革命”之初,无数珍贵的书籍被视为“大毒草”,或被红卫兵抄走当废品卖,或被主人当废品卖掉,但风潮过后,这些书的下落,就不很被人注意了,这又便宜了胆子大的老吴,1973年前后,像收铜钱那样,他以“乐透价
后来,他又学会了木匠、铁匠手艺,支起两个铁匠炉,技术高超,能打造很多机器零件。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干这些事利润十分可观,但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求财路
这种做法有点不厚道,但老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论斤买的时代到头了。两块钱一斤的好日子,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结束的,老吴回忆起来,似乎有点失落,又似乎并无遗憾。他最丰富的藏品,当然是古钱币,当初那是两元钱一斤随便买,他精挑细选地存了好几百斤。有一次,他在唐河县城一废品收购站发现了一大堆铜钱,心中大悦,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忙活半天,挑了100多个,付钱时,人家却说啥也不卖了。原来这时收藏热已悄然兴起,人家知道吴金榜收藏钱,懂这个,让他义务帮着挑选呢
他本来胆子就大,再加上生活所迫,别人不敢干的事儿,他敢干;别人不敢挣的钱,他敢挣。从老吴的叙述看,一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收藏成本极低,二是他有着超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正因为这种气质,使他在文物“熊市”的底部敢于出手,以“乐透价”买到大量藏品
下放之初,老吴家徒四壁,为了让一家老小吃饱肚子,他学会拧笊篱,因此与古钱币结缘,以笊篱换古钱币的方式,开始收藏生涯
县交通局盖好了大楼,却买不到玻璃,万般无奈,找到老吴。吴金榜土改时期的同事和领导,不少已在重要的岗位上,那段工作经历,成为他的资源。老吴买来两条烟,晚上送给管仓库的人,第二天早晨上班前,管仓库的人让他把车直接抵住货台,这车不装,谁也装不了。如此这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敢挣钱、能挣钱,为收藏打下了经济基础。老吴找老领导批了条子带车到洛阳提货,但拿着条子来买玻璃的人太多,根本排不上队。玻璃顺利买了回来,交通局领导大为高兴,派车给老吴送了两卡车煤,那年头煤凭票供应,有了煤,老吴的铁匠炉就等着悄悄地挣钱了
收藏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爱好,吴金榜下放回乡,正处生活低谷,为何能够大量收购藏品?
丝路货币是丝绸之路沿途国家货币的总称,在全世界都很珍稀,南阳一位收藏家收有几十枚,出于对吴金榜的信任,悉数转给了他,“大家都知道,我不是倒家,东西转给我,他们放心。”。让吴金榜记忆深刻的,还有战国“梁布”和丝绸之路货币的收藏经历。“梁布”就是梁国(即魏国)铜币,有人在社旗县挖出一罐子,开始很便宜,100多元一枚,吴金榜得信早,收藏了两枚
后来收藏逐渐热起来,他很快以古钱币、邮票收藏闻名,并逐渐开始收藏书籍、瓷器、民俗物品以及各种汉代文物,被南阳收藏界戏称为“大杂烩收家儿”。恢复干部身份之后,老吴不再做生意,但收藏爱好却保持了下来
在南阳收藏界,吴金榜因年纪大、从事收藏早,很多人尊称他“老大哥”。与只搞专项收藏的人不同,吴金榜收藏兴趣极广泛,南阳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不定出点啥东西,遇到啥他都感兴趣,所以越收种类越多,藏品成了“大杂烩”,这位“老大哥”也就被大家戏称为“大杂烩收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