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微雕的发展历史

微雕的发展历史

尤 其在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怎样,也成了评判微雕作品的成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微雕”概念有点“模糊”,很多人常把“微刻”、“微画”与“微雕”混在一起。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受人注目的有“怀禅八大刻”等。微雕之不同于“微刻”最主要的特点是有立体空间的呈现,《核雕》、《骨雕》、《象牙雕》和《微画雕》等都应属于《微雕》范畴。所以谈到微雕也不得不提到微刻。而 “微刻”是凹进去的,有装饰性,少立体感;而《微画》则是用笔或刀线描来微刻画面,或称线描画微刻,是一种精微细小的画种。微雕雕刻出的是精微细小的立体画面,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阳雕微观雕刻艺术。近年来,福州组织有微雕研究会,会员10多人,有陈忠森、李一鸣、陈东生、陈明德、张平、杨世膺、刘镛奇、林右熹、林钦松等人都在着力于微观雕刻艺术的探讨和研宄,并付诸实践。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四川省屏山县人郭月明也在致力于将微书、微雕、微刻集于一体的研宄。好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推崇,除了微雕技法外,究其原因还在于微刻布局而又要表现出铁划银钩的书法功底。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刻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右图为微雕一门类-微画雕《神女雕》局部放大图(作品来源:初山微画雕) 但在同一件作品中常常见有微雕和微刻技法共同实施来创作的。在很多微雕作品画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诗词或文章,此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微刻文字书法效果重要性,那些虽刻得细微的某些作品无非蚁足一堆,在放大镜下观察,波磔点划,不成样子,字型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实不足取。篆刻边款艺术是微刻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20世纪90年代,游嘉瑞的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小巧玲珑、千姿百态,配以微刻书法艺术,有一定欣赏价值。致使在描述“微雕”时很难抓到微雕技法的要点。早期微观雕刻门类较少,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精密细微的刀具不断被制造,加之一些可用作微观雕刻的新材料产生和发现,微观雕刻新门类不断产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185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