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滴漏”成了“吐水龙头”,颇令人扫兴。现在将后者改回为前者还来得及,估计工程也不会太大,望有关部门从善如流速速改之
历史上,广州拱北门曾设有一套“铜壶滴漏”,现在有关部门把古代的“铜壶滴漏”克隆出来,置放于还原古代马路的北京路段,这本来是件好事,一是可以对观众进行文化历史教育,二是让人们认识广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可现在“铜壶滴漏”成了“铜壶注水”,能有什么教育意义呢?难怪有小朋友看后提出疑问:“这怎么计时啊?”。现存的一套元代由广州冶铸工人铸造的铜壶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用铜壶滴漏计时,反映出古人的聪明才智。老实说,我就不能理解
环顾国内外,各种古文物克隆展品很多,文物原件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一一公之于众;但是许多展出的克隆文物无论外形、质感以至性能,都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参观者通过介绍,明知是克隆品,但都会将其当成真品一样去领略,从而获取知识。按理说,“铜壶滴漏”并无太大的科技含量,古人都可以把它造出来,现在又有实物可参照,我们既然花了钱,为什么不造一套和实物一样的“铜壶滴漏”供群众参观以领略古代文化呢?
”。27日广州日报载:《铜壶滴漏成了吐水龙头》,配图是4个铜壶一级一级往下淙淙注水,这哪是“铜壶滴漏”啊!相关部门回应,立于北京路步行街那套“铜壶滴漏”只是“表达意境”,“希望群众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