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因有着很高的价值,所以市场上存在仿品、再造、染色等问题,这一系列类问题都可以统称为玉石的作伪,玉镯也不例外,就翡翠而言,常见的作伪品有俗称的A+B货、B货、C货、B+C货、D货。作伪品与正品从本质上有区别,鉴于B+C货的通用性,在众多作伪中,掌握了B+C货就意味着基本读懂了真假翡翠,当然,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以非专业的身份仅仅依靠一些理论知识及放大镜、强光手电筒等,就去单纯用肉眼识别翡翠是否作伪,其可信度也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终还是要依据科学的鉴定方法、借助专业的仪器,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从外观看,无论是颜色还是水头都很漂亮。新的染色技术可以只染局部,完全模仿飘绿花、飘蓝绿。颜色鲜艳,底经过浸酸十分干净。B+C货:同时经过强酸腐蚀、漂白、灌胶、人工染色。当然也有其它特征,表面有酸蚀纹,而且颜色也不正,放大镜下可见绿色染色剂充填在颗粒孔隙中呈网状分布
A+B货轻轻磕碰声音依然清脆。A+B货:经过弱酸、弱碱去脏,清洗优化,并注蜡抛光。2003年以前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中算A货,最新的2009年国家标准归入优化翡翠。对于硬度和内部结构不会影响,但是表面会有类似B的酸蚀纹
假货有时确实很惊艳
染色成功后,会再浸一层蜡使其颜色分布看起来更柔和。C货大都颜色过于鲜艳或偏邪。人工染色,多是直接放入染料或颜料中浸泡,长时间加热,使染料浸入翡翠孔隙,有时候需要反复加热。更为现代的方法,就是激光打色:用激光在翡翠上打上很多极其细小的微孔,然后再染色。在强光下,绿色均分布在晶粒周围纤维状细小颗粒之间或裂隙之中,颜色呈细线状,而不是晶体本身显示的颜色。C货所选的翡翠,一般是要有一定的孔隙度、不是致密的
在10倍放大镜下,B货表面布满蜘蛛网状的细小裂纹,颜色浮、发散,敲击声音发闷、沙哑。往往太惊艳的就要谨防人工处理。以填满孔隙并固结松散的翡翠。在抛光的表面,有时可看到填充料的料气泡或棉絮状纤维物聚物聚集在透明的胶料中,偶也可在雕刻浅沟、凹陷、小坑等看到胶料残余物。至此尽管其整体结构没变,但微细结构已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松散的丝网和窝状结构,降低了翡翠强度,呈易碎裂状态,为了恢复其强度,使用粘结力较强的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固化,替代被除去的物质。B货以强酸浸泡,待黄、灰、褐等杂色基本脱掉,底色明显变白,再用弱酸性盐溶液浸泡将酸液中和,用清水洗净、烘干。最后将固化好的翡翠按原形抛光,去掉肉眼可见的表面胶。采用最新技术制作的B货跟A货已经十分接近
常见的类似翡翠玉料有:八三玉、南阳独山玉、东陵石等。还有在无色翡翠上镀上绿色薄膜也被称为翡翠D货,这种方法处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戒面上使用。D货:物理冒充,即用其它玉质、石料或人工合成的玻璃料冒充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