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地区的老百姓心目中,榕树最有灵气,最富情感,最能庇荫造福乡人,大多数人家中种有盆景榕、药用卵榕等,乡村内外,必有一株以上的大榕树。台湾民间禁忌烧榕树枝叶,故有民谚:“烧榕万年穷。”台湾高山族的聚居地入口处都要种榕树,将榕树视为保佑族人平安的圣物。榕树虽然没有鲜花那样灿烂和芳香,却一向是文人墨客抒情写意的对象。特别在台湾、闽南、粤东等地,人们在爱榕、崇榕的活动中充满着人情味和神圣感。因此,便有“无榕不成村”的说法
最近,在福建东山岛铜陵镇一户陈姓人家,发现一个插榕青形成的奇观:其大门门框均为粗硕的榕根形成,门楣上老态龙钟的古榕,枝叶葳蕤,根须如长髯飘拂。逢年过节,人们为了迎祥纳吉,消灾禳祸,习惯采撷榕青插在门楣。从插榕青派生出的民俗不少,婚娶喜事,人们采撷榕青簪插在头上,以示吉祥。主人介绍说,他的先祖有一年端午节按当地习俗,采撷一桠榕枝插在门楣缝隙辟邪。喜事庆典或迎接贵宾,用榕青装搭彩楼。时逢霪雨连绵,生命力顽强的榕枝生成了气生根,日久年深,那根须形成了生机盎然的榕门,算来已有200多年历史。闽南著名书画家马驰前往观赏后啧啧称奇,为此题匾“榕庐”,并附词赞美:“苍郁天年,陵岛一绝。”
花木行家分析认为,在特殊的环境中榕树的气生根虽然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但可以随时从潮湿的空气中吸取水分补养自己,有的还能通过叶绿素,在阳光沐浴下起光合作用,这就是小小的气生根能够长成不是树干又似树干的奥妙所在!
每逢家中有人患病,需要安静调治,或者筹办喜庆大事,怕外人“冲跑”了喜气,人们就在大门的门环上挂上两束箍着红纸条的榕青(榕树枝叶),以示外人“谢绝入内”。更有的地方,人们视榕为驱凶避灾的神物。相传,这一习俗乃北宋名医吴云东所创,宋景佑元年(1034年),他得知闽南及对岸台湾不少地区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他济世为怀,为了控制住传染源,别出心裁用榕枝做记号,劝亲友间不要相互探视,以免传染
在粤闽台一些地区,“插榕青”还有一段动人的历史轶闻:有个叫黄巢的义士率领义军反贪惩霸,因惩恶扩大化,也使得民心惶惶。一天,黄巢在闽南碰到一妇女,身背大男孩,手牵小孩童,黄巢觉得奇怪,勒马而问:“你为何偏要背大的!”那农妇答:“我背的是侄子,他是孤儿,代表着一房人的血脉。农妇是个大公无私的好心人,她除了自家插榕青外,还通知全村的善良乡亲也插榕青。不多久,黄巢的义军进村劫富济贫,惩治恶霸。而我的孩子万一被黄巢的人误杀了,我还可再生育。”黄巢听后深受感动,叮嘱农妇速回家在门楣插榕青(枝)以免误伤。由于黄巢事前吩咐部下,插榕青的就不杀,保护了全村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