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画家来说,这画外的七分功夫,终极都又服务于画的。俨少先生在1990年写的《学画微言》中提出:“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画外功夫占了七分,这正合了中国文人画的前提,首先要做一个文人。先生说:“第一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变化作者的气质,气质的好坏,是关于学好画的第一要事。”又说:“中国画注重骨法用笔,亦即首先讲究笔的点画,一支毛笔,用好它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而写字是训练用笔的最好方法”
他既不同于古人,更不同于今人,兀自独立于书坛。细细品味他的书法,总觉得很有画意,除了章法安排的自如洒落外,行笔间亦自有画的意趣。在兰亭之后,他的兴趣移到了杨凝式及宋四家诸帖。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是历来造诣深厚的文人画家的共同点。关于先生的书法,他自己说:“所用功夫,不下于画。”(《学画微言》)他在年轻时临帖的基础上,着重于读帖。大书家沙孟海先生为俨少先生画集作序中说:“书画皆第一流,古今不数数觏。”把他与赵孟、倪瓒、文徵明、董其昌、陈洪绶、八大山人、恽寿平、赵之谦、吴昌硕、潘天寿并列,这些人物无不是元、明、清和近代诗、书、画“三绝”,甚至开创一代画派,领风气之先的大宗师。俨少先生学到了杨风子的精神,又斟酌了苏、米,加上青年时学碑的基础,最终形成自己的书风。画是俨少先生艺术的主体,下面将作详细的探计
中国绘画的文人化,入宋才日趋鲜明。尔后,诗、书、画的一体,便渐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美学风尚;诗、书、画三绝,也就成了评定文人画家的标准。倡导者之一的苏东坡,就最具典型性–集诗人、书家、画手于一身
长河溯源
是因为他们对于传统的共同点,前者是三百年前的集大成者。王早年得王、王时敏指点,后又应召去北京数年,看到许多历代名迹,并一一临摹,这就造就了他摹古精到逼肖的才能,后人也因此。然而笔者以为,陆又不同于王,且远过于王。俨少先生胸中存鹅百家名迹,眼光自然高起来,源流的来龙去脉,技艺的传承嬗变,无不了然清晰,早在俨少先生的青年时代,其师王同愈就曾把他比之王
在当代,由于社会的变革和西学的影响,画坛上可称为“三绝”的人已稀如星凤,而陆俨少先生是足以当之的
记得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曾拟于八十年代末举办陆俨少回顾大展,把他定位于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大家。中国的文人画传统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大约不会就此断绝,而陆俨少,作为中国文人画在当代的集大成者,则是当之无愧的
三绝诗书画
在当代,俨少先生可谓一人。中国画长河,历经千载,悠悠久远,取之一流,已属不易,而能临流直上,溯之源头,入百家境界者,可谓少之又少
然而,他真正认识传统,是在1935年他26岁那一年。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故宫及私人收藏的历代名迹近二百件均在展中,他前后看了一个多星期。其中最所铭心绝品,如范宽《溪山行旅图》、董源《龙宿郊民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郭熙《早春图》……黄子久《富春山居图》、赵松雪《枯木竹石图》、高房山《晴麓横云图》等等,我早也看,晚也看,逐根线条揣摩其起落笔,用指头比划,闭目默记,做到一闭眼睛,此图如在目前,这样把近百幅名画,看之烂熟,我自比‘贫儿暴富’,再不是闭门造车,孤陋寡闻了。”他在76岁时写的《自叙》中的这段文字,说明近五十年的寒来暑往,都没能淡忘他那刻骨铭心的一幕,他对于艺术传统的热烈和痴迷,使他真的“暴富”起来。他不无得意地说:“熟看名画三百幅,不会作画也会作”,他的所谓看,是认认真真地读画,胜过马虎草率的临。“先大体看一遍,然后择其优者一百幅左右,细心揣摩,看它总的神气,再看它如何布局,如何运笔,如何渲染,默记在心。前面述及,他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师从王同愈、冯超然时,临摹过“四王”真迹,师长的赞语和少量尚存的画幅告诉我们,他的确学到了“四王”的笔墨
家山无短梦,巴蜀人长吟。”充满了画意与情感,与杜陵确有合处。但在他附于《杜陵秋兴诗意图卷》后的六首五律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时他为诗的风采:“绿竹倚花净,清江隐雾深。俨少先生一生写过多少诗,大约尚无统计,据说在蜀八年中他曾写了满满一本诗稿,可惜失散了
他的这些行动和言语,淡淡的,似乎很平常,却反映了年届古稀的他,对于传统艺术的热情追求和冷静分析。他说,他不理解现在许多画家对古画展览的漠视,而他每看一次展览总有新的收获的。这“热”、“冷”二字,大约正是造就先生艺术大成的关键吧!。那是1978年秋,我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他自上海来南京,住汤山八三医院,其时南博有“明四家”和“清六家”的画展,他数次搭车前来,皆由我陪着观览,看后便在办公室小坐,或谈论展览作品,或拈笔为我示范。俨少先生去世近十年了。25年前笔者开始接触他的情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就明清十家展而言,是后胜于前了。他还说,对古人也要分析,不是一概都好。热是情感,冷是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