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古董市场说“打眼”

古董市场说“打眼”

后来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会知道了。就在看砚时摊主在我耳边叨咕,他家原来是山西人,这砚台是土改时,从村里地主家抄来的,这地主家以前当过进士。可没走几步,在别的摊上我又见到类似泥砚。可已被人家尊为行家了,我硬着头皮端详起来。整方泥砚呈墨色中带浅酱色仿佛被墨浸过许多年了。暗暗窃喜:也许今天真拣了个漏。我一边看着,一边听着,心里像有一条小虫在动,血开始往头上涌,心跳有些加速。我又翻看砚底,上面有:壬子年十一月甲子吴兴戴正仲题字样,另有一大一小两方印,小印为篆书“墨宝斋”三字,大印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仔细辨看能认出“大清雍正年制”六个楷书字。做工还是很细致的。最早砚台有硬木框,后来只剩砚台了。此砚为椭圆形的荷叶砚,一边上刻着荷叶,凹处浮雕着莲、藕、螃蟹等物,另一边稍洼些,是掭笔槽。今看您是行家,才拿出让您看看,有心要您说个价。对泥砚我是一点儿都不懂,只知山西绛州澄泥砚历史有名,它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到了明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自中唐起,已作贡品入宫,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话说投机,气氛越发融洽,摊主竟凑到我跟前低声说:“这位大哥,看您是个行家,又是个实在人,我这里有一件东西,在我家几十年了,您帮我看看珍贵不?”说着,从一个破旧的书包里,掏出一个报纸包,用他那双粗大的手一层又一层小心地剥开,最后露出一方泥砚。最后,几乎没怎么讨价,我将此砚包了起来

后来慢慢变成了装饰物了。”“噢!”同事附和了一句。一次与同事去房山办事,在琉璃河道边见有几个卖古董的地摊儿。这上面的裂纹叫‘冰裂纹’,行话叫‘开片’,这是仿哥窑的玩意。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扳指装作很在行的样子,对着太阳看了看。“这叫扳指,是过去射箭时带在大拇指上钩弦用的。“这是翠的,但水头太差,不是老物件。”放下扳指,我又拿起一件像盘子似的东西对同事说:“这叫笔洗,用来盛水洗毛笔的。见旁边来了同事,我便来了精神,拿起一个白里带绿的管状物问同事:“知道这是什么吗?”同事摇摇头。同事等得不耐烦了,也下车过来看热闹。见同事答腔,我开始卖弄自己的一知半解。但做工太差了。”我将笔洗翻过来指着底部印着的歪歪扭扭的几个字又说:“大清乾隆年制,一看这款就更假了……”。正在兴头上的我,立即下车奔了过去,蹲在摊上挑来挑去

我的话还没讲完,旁边有人答腔了“看来您是个行家。”这时我才发现旁边还蹲着摊主呢,觉得刚才的话有些唐突。此时的我俨然以行家自居了。他说他是河北的农民,见村里人捣鼓古玩都发了,自己也学别人进了点儿货,不想被人给骗了,看您真懂行,跟您说实话,这东西都是仿制品,您要喜欢哪件,随便给几个钱拿走好了。连忙说:“哪里,哪里,只是初学罢了。”我细瞧了摊主几眼,此人四十来岁,面色漆黑,满脸皱纹,留着小平头,人虽稍瘦,但看起来身体很结实。几句话说得摊主连连点头说是。听他说话挺客气,便与他聊了起来。同事几番催我上路,都被我拒绝了。我自然不会买这种东西,但听了他的话,越发觉得他忠厚,不禁心发恻隐,劝了他几句,诸如做这种生意打眼很正常,以后多看书,多看真货多比较,才能不上当之类的话

这是我因“打眼”得出的经验之谈。虚荣害人,贪心误事

刚刚喜欢上收藏时,常听朋友讲淘货时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如果心绪一乱,心浮气躁,贪心障眼必有所失,这是玩家之大忌。当自己亲身经历几次“打眼”,痛定思痛回头再想此话时,感触颇深。只是当时不谙此道,心高气盛,没将此话当回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325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