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浅谈村庄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浅谈村庄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房前屋后,可以考虑按照规划保留小块菜地,既满足村民种植蔬菜的需求,又是对绿化景观的有益补充。一般村内道路两侧有条件的各植1至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四是在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

然而对于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如果不注意树型、花色、花期及叶色等搭配,随意栽植,定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势必大为逊色。除上述技术措施外,还应考虑到村庄绿化可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有些植物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花期、果期或是叶色转变:如银杏秋季叶色转为橙黄时十分显眼,紫荆春季树干及枝条为紫色的花几乎完全覆盖,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有些植物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似许多华丽的大烛台竖立于叶簇中,蔚为壮观,秋季满树黄色的掌状复叶同样极具观赏性;忍冬除了初夏有茂密的黄色小花,秋季的红果同样珊然可爱。大自然赋予我们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我们应充分运用不同的绿化植物特有的观赏性来打造景色优美、富有活力的村庄绿化景观。所有这些也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村庄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

一是要充分考虑村民对绿化环境的需求,用以指导植物配置。在村庄边缘以围村林的形式或结合村庄中心绿地建造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银杏林、香樟林、批把林、柑橘林、榆树林;有益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栀子花丛、月季灌丛、丁香树丛、桂花丛林等;有益招引鸟类的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香樟林等,利用这些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形成村庄绿化的生态框架

笔者通过近些年积累的一些实地工作经验,认为在村庄绿化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村庄绿化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村庄绿化是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做到一条带一个季相,或一片一个季相,或一个组团一个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五是在种植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

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三是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村庄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二是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植物。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优美、宜人且富于变化的村庄人居环境

总之,村庄绿化作为村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其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面貌,而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新农村的硬件建设条件相适应,在一定时期内满足村民对环境质量水平日益增涨的需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3643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