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气味:具茶树菇罐头应有滋味和气味,口感清香,无异味;
(一)菌种创作。茶树菇菌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地培养基所需地培养时间差异较大。栽种培养种创作时间,等于制栽种培养袋地用种日期向前推栽种培养种培养所需天数,原种创作时间等于栽种培养种创作日期向前倒推原种培养实际开天数,同样方法,可计算出母种创作时间
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母种(或原种),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瓶左右,栽种培养种40—45天培养,菌丝可长满瓶(袋)
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6.酸碱度
(二)室内袋栽
1.工艺流程:选料预煮冷却一分级配汤一装罐一排气密封一杀菌冷却一保温入库
(2)理化指标
配方1: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但不同种类地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3.水分。茶树菇栽种培养地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
(3)装罐。选315毫升回旋玻璃瓶,装罐量180克,加入热汤汁
趁热杀菌,杀菌式为10—50分钟/100℃,采用分段冷却法冷却100—80℃下5分钟,80—60℃下5分钟,60—38℃下5分钟。(5)杀菌冷却
采收后地子实体剪去根部及附着地杂质即可上市鲜销,亦可烘干,分级包装、远销,也可分级后进行速冻保鲜或加工成清水罐头。方法简述如下:
微生物指标:无致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地腐败现象
中间打一孔穴,扫净瓶袋粘着物,制好棉塞,按常规灭菌、冷却。栽种培养种因用种量大,常用木屑为主要原料作培养基,用聚丙烯袋分装,木屑培养基与栽种培养料配方相同。将原料加水拌匀(麦粒需浸、煮),然后分装入瓶、袋中,压实。培养基及创作:原种常用麦粒培养基或木屑培养基,用蘑菇瓶分装
茶树菇栽种培养按季节分春栽和秋栽。春季栽种培养,菌丝培养阶段需适当保温,子实体生长后期气温升高,生长快,子实体朵形较小,品质相对较差,易受病虫危害;秋季栽种培养,接种后,菌丝培养温度较适宜。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地子实体,朵形较大,品质好,病虫害污染少,生物转化率较高,经济效益好。栽种培养场所,既可室内栽种培养也可室外栽种培养,栽种培养形式则分为层架式袋栽、墙式袋栽和床式覆土栽种培养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加以选择
配方1:杂木屑76%、麸皮20%、糖l%、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膏l%;
(1)选料预煮冷却。切削去柄基部杂质。柄长控制在10厘米左右,清水漂洗,放在沸水中煮3—5分钟,捞出置于流水中快速冷却。要在菇盖尚未完全开伞时采收,菇体完整,无畸形、破损
(二)罐藏
2.拌料分装灭菌
先预冷至0—5℃,然后将温度降至零下39℃以下。速冻后地贮藏温度低于零下18℃,这样保质期可达一年。将茶树菇分级,菇体大小尽量一致,避免在速冻过程中地温度不均匀现象。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可延长保质期
若栽种培养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提供作为碳源。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盐水浓度:0.8%—1.5%;
3.接种培养
按常规配制、分装、灭菌、制斜面备用
配方4:杂木屑60%、甘蔗渣18%、麸皮或米糠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
配方2:马铃薯200克、葡萄糖5克、蔗糖5克、琼脂20克,麸皮50克(煮汁)、硫酸镁0.15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一)培养基配方
擦干罐头瓶表面水迹,在36±1℃温度下保温5天,去除不合格罐,即可入库。(6)保温入库
室内袋栽可利用温室、菇房及闲置空房屋等,自发菌至出菇均在同一场所内完成地栽种培养。室内袋栽地环境小气候易于人为控制,管理方便,易获得优质、高产,也适宜于工厂化栽种培养
(一)速冻保鲜
组织分离获得地菌株再经适应性试验,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地菌株,用以典范推广。1.母种创作:茶树菇母种,常从栽种培养地子实体或野生子实体中,选择生长良好、朵形圆整地用作组织分离材料
配方3:杂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糖1%、石膏粉1%;
栽种培养前须进行全面杀虫和消毒,首先打扫清洗干净后用500—800倍地敌敌畏溶液喷洒杀虫,隔3—5天后,再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熏蒸消毒,以预防治理杂菌孳生。用于室内袋栽地场所,要求干净、卫生,远离作坊、仓库及家禽家畜栏舍,调温和透光性能良好
一、生长条件
1.选场和消毒
色泽:呈淡黄色至黄褐色,菌盖中心色较深,汤汁清澈;
配方2:杂木屑68%、麸皮15%、茶籽饼粉15%、糖1%、石膏粉1%;
菌种尽量成块状,避免过碎以防死种。将接种后地菌袋竖立排放在室内地层架上,在25i2℃条件下培养45—5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袋。经灭菌冷却后地料袋,在无菌条件下接人1接种铲栽种培养种,套塞上无棉盖体或套环棉塞。发菌期间,室内尽量保持黑暗
四、采收与加工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后逐平展览,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母种培养基配方及创作:
分离培养。置于25±2℃恒温箱中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为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柄剪短、纵切掰开,在菌柄与菌盖连接处,切取组织一小块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
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地特殊作用。茶树菇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地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地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地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
3.技术指标:
菌丝生长地最适温度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子实体原基分化地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2.温度。在PDA培养基上,在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就能萌发,经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地菌丝。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
二、制种方法
三、栽种培养技术
(1)感官指标
常压100℃保持10小时,闷过夜或高压0.138兆帕保持1.5小时灭菌。按照选定地栽种培养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使含水量达60%—65甲e,用手工或装袋机分装人17×33×0.005厘米地聚丙烯折角袋内,松紧一致,料面平整,装料高度为13—15厘米,上加无棉盖体或套环棉塞封口
2.原种、栽种培养种创作培养:
组织形态:菇形基本完整,菌盖有弹性,允许有少量裂口,无严重畸形,菌柄脆嫩,同一罐内菌柄长短一致
上述配方含水量为60%,自然pH,秋季栽种培养应加入0.1%—0.2%地多菌灵;油茶栽种培养地区可加10%地茶籽壳粉,能有效提高产量
广东一般4—6月和9—11月出菇较为理想,在高海拔LU区7—8月亦可正常出菇,在冬季春初适当保温亦可出菇。茶树菇可分春秋两季栽种培养。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温度降至24℃,低温季节温度上升至18℃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因此,春栽宜当地气温稳定在18℃时往前推2个月接栽种培养袋,秋栽气温稳定在24℃往前推2个月接栽种培养袋。栽种培养季节安排要根据当地气温变化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栽种培养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等现象
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种培养材料。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地木腐菌。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地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1.营养
用加热排气法排气,在罐中心温度不低于80℃时封口。(4)排气密封
采用一次性采收,也可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幼地方法分批采收,分批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菇。当子实体长出后,菌盖尚内卷、孢子还未大量发生时采收。茶树菇不仅菌盖可食,且菌柄也十分脆嫩,应连盖带柄一起采收。一般可采收3—4批,每100公斤干料可产鲜菇60—70公斤
(2)分级配汤。冷却后捞出沥干,以菌盖大小分级,每10毫米为一级,配制2.5%食盐水,煮沸后备用
固形物:不低于净重地5%;
配方5:杂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或米糠19%、石膏粉1%;
5.光线。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地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地必要条件。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
2.操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