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家经过长期的赏石实践和理论修养,他们的感受能力比一般人更敏锐、更自觉、更深刻,因而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偏爱会造成赏石的差异,而独到的眼力却是产生奇石鉴赏差异深层化的原因。正如美学家克罗齐所说:“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由于他见得到旁人只能隐约感受或依稀瞥望而不能见到的东西。由此可体现出赏石者之间鉴赏力的差距,而提高鉴赏力的途径唯有依赖长期的赏石实践和理论学习。”在石市中,有时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块奇石,众人看它千百遍,却无人问津,某人来后,看中买下,道出它的奇妙之处后,结果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家皆日有理,说明此人眼光敏锐;二是当时一些石友并不以为然,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却得到许多石友的认可,表明此人眼光独到
影响鉴赏力的因素很多,它与一个人的兴趣、生活经历、周围环境、文化底蕴、心理状态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有的说似物,有的说像人;有的说应从这个角度看最好,有的说应从另一个方面看为佳。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并不奇怪,它是观赏者鉴赏力不同所造成的。欣赏一块奇石,观赏者之间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江苏陈正科
奇石鉴赏中的个性差异
如果对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则对奇石鉴赏就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共同语言,因为中华爱石赏石的传统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古典园林中经常可见峻峭挺拔的太湖石,浑身布满窟窿给人无限的美感,而对古人提出的“瘦、透、漏、皱”的评石标准至今仍然延用,令人耳熟能祥。对奇石鉴赏产生共鸣的前提是对奇石要有兴趣,倘若对奇石毫无兴趣,那么再美的奇石放在眼前,也难以引起观者的注意,更不能产生审美的激情和愉悦
产生共鸣还必须经常切磋交流,交流的途径无非是口头和笔头二种。经常与石友讨论评价奇石,还能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也许通过品评会发现你的奇石过去未发现的奇妙之处呢
在奇石鉴赏中,产生差异是正常的,对有些石友而言,这种差异往往体现其独特的个性。有个性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并更能进一步促进奇石审美的发展
有了共鸣,奇石爱好者才能走到一起,彼此产生共同的语言,在鉴赏中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奇石鉴赏属于发现艺术,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赏心悦目,同样也有个共鸣问题
奇石鉴赏中的个性差异
但不能因为偏爱而产生偏见,如认为抽象石不如具象石,具象石不如景观石等等,偏见会整缚人们的头脑,产生不正确的思维,因而是有害的。上述种种因素常常使赏石者产生某种偏爱,如有的石友偏爱人物具象石,认为似古人(如像老子、庄子)的奇石具有文化历史的内涵,比一般的奇石多了一层人文的含意,说得有一定道理;又如有的石友不喜欢石上的白筋,认为许多白筋长得不是地方,影响对整个奇石的观赏;又如某奇石店里山峰石具多,有的就是一个大扁盘子,这也可能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结果。偏爱是可以的,有时偏爱还能产生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有的石友收藏了五百罗汉石,有的收藏了十二生肖石,有的收藏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等
因为千百年来,小说、戏剧、传说、庙宇和石窟中的雕塑、年画等各种文艺形式和传媒早已将他们的形象固定化,并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里。而禅石往往较难以形成如具象石的那样的共鸣。因为禅本身就强调“顿悟”,主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如何判定一块禅石,如何悟出其中的奥妙实在也是需要颇费一番心思的,要石友对其产生鉴赏上的共识,恐怕是要观赏者花费一番工夫,讲出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之后才会被其它的石友所接受。一般而言,具象石比较容易引起赏石者的共鸣,如一块奇石像狗、鸡,似大象、老虎,若山鹰、鹦鹉,人们会评论“像,真像,像极了”等等,不会产生太大的分歧。文字石也较容易取得共识,图案石亦如此,只是如何观赏,如何进一步挖掘观赏的深度则因人而异。越是为大众所熟悉的人物,如老子、关羽、济公、观音、弥勒佛等等,越容易引起广大观赏者的共鸣。对似人物的具象石,如何令人产生观赏的共鸣,恐怕与人物本身为大众熟悉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