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
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
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
国兰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
国兰和洋兰
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
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3片成一束。高20~40厘米,根长筒状。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萌果三角形,种极小。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
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
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
我们常看到的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还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洋兰
依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报岁兰。兰花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约有100多个品种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Cymb 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
洋兰是相对于国兰而言的,泛指除了国兰外的兰花,其实并非全部原产西洋,常见的有:卡特兰、虎头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万代兰、石斛等,其讲究的是花型花色,一般原产热带和半热带,多为附生,栽培需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花卉
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