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占560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我国的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杜鹃花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生于山坡、丘陵灌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
杜鹃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微量元素铁则常会发生缺铁性黄化病,在发病初期,新叶叶肉褪绿变黄,叶脉仍为绿色,从而形成了绿色网纹状的叶,随着病情的加重,全叶黄白色,叶尖、叶缘枯焦,最后导致叶落
病虫害防治:
适生地区:
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剪去病枯叶,及时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5天一次,至8月底即可。病斑形状常呈圆形、多角形,潮湿时表面有灰黑色霉点。在防治时,要抓住消灭传播媒介害虫蚧、蚜等,并保持通风透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煤污病:叶片上有层煤灰状物,发生严重时,整株污染,枝叶枯萎,植株死亡。褐斑病:叶片上病斑呈红褐色、褐色,后期渐渐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并有深褐色的叶缘
世界分布:杜鹃花在全世界约有960余种,亚洲最多约850种,北美洲24种,欧洲9种,澳大利亚1种
杜鹃最常见的虫害是红蜘蛛及军配虫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杜鹃花可药用,有些亦可食用。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杜鹃叶片由于病菌等侵入,常会发生褐斑病、煤污病、灰霉病等病害。实践中发现,褐斑病和煤污病的发病机率较大,占病理性病害75%以上,且越靠近城区比例越高
(1)红蜘蛛为害:在6-8月高温季节,红蜘蛛危害严重,常使杜鹃叶片转黄脱落。防治方法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1/1000的三氯杀螨醇喷杀,每周一次连续4次
繁栽要点: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栽培技术:
杜鹃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在叶上的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两种类型
(一)杜鹃病害
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1/1500乐果或敌敌畏喷杀。(2)军配虫为害:在每年5-7月杜鹃常有军配虫为害,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
应用:
(四)杜鹃虫害
(二)生理性病害
防治杜鹃黄化病,可采取定期补充铁元素,即用0.2-0.3%硫酸亚铁在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洒,略加粘着剂调和,隔25天喷1次,效果颇佳
蒴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有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落叶灌木,高约2米;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含黄酮类(杜鹃花醇)、三萜成分、乌苏酸。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花冠鲜红或深红色,宽漏斗状,长4?5厘米,5裂,上方1?3裂片内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7?10,花丝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头头状。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为酸性土指示植物。通常在春、秋两季开花
(三)病理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