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扇面两尺画
折扇书画因扇面上宽下窄,小中见大咫尺千里反映丰富的大千世界,殊难布局,折痕凹凸挥洒不易,行气构图均需匠心,以至许多书画家不愿在扇面上创作。目前年代久远的扇面书画,已可望而不可即。而折扇既有各种形式装裱后的扇面书画,更有大量不同形制的成扇传世。宋元的团扇、明代的折扇,无论书画家名头大小都是非常珍贵的;清代的折扇只要品相完好,书画精到,可不计名头入藏。书画折扇在宋代开始流行,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仅“明四家”中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书画作品就有数件。其中,仇英的《柳塘消夏》扇面以45.92万元高价成交。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扇面专场中,自明至清书画大小名家可搜罗者达百余人。唐寅的《行书七言诗》扇面也以45.92万元高价成交。综观中国绘画史,明代仇英、文征明、沈周等名家尤其擅画扇面,清代的书画艺术家也无不涉足扇面书画
明清之际,文人商贾初次见面,手持的折扇往往是重要道具。收藏扇子与一般收藏不同,是件追求儒家风雅,延续人文逸品的乐事。唐宋时,团扇取代了早期的羽扇,大为流行。今天它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只“潜力股”。三国时,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运筹帷幄
扇子收藏,扇面书画是主流
除素面外,有的经过染色等工序,制成各式各样的扇面。扇面的纸料以细腻棉韧的宣纸为面,牢固软熟的皮纸为衬,光滑细薄的连史纸为芯。泥金就是整张纸都布满金箔,用金量比较大,色彩分布比较均匀,纸张本身就非常贵重,而洒金就是在纸上撒有金粉,洒金笺有洒细金,也有洒粗金,无金的地方就是纸地。其中金笺扇面最具特色,以其富丽典雅而备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它主要分为洒金、泥金、浑金等形式
扇骨、扇套也可收藏
折扇扇骨(又叫扇股)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档数、形制、材料、装饰、雕刻变化多端,形成不同的品种
同一位画家,同样是花鸟画,一张扇面通常比一开册页作价要多一倍以上。在收藏界一向有“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再加上多数名家都留有珍贵扇面书画墨迹,向来是一扇抵万金
团扇的收藏不以成扇的形式出现,因扇柄、扇框多已不存,而扇面经各种形式的装裱后得以传世,所以团扇的收藏实际上是团扇书画的收藏。中国扇子种类繁多,但真正被收藏家钟爱的却只有团扇和折扇
扇套的面料多为绸缎,上面绣有花鸟、如意、福禄寿、暗八仙等图案,套口系有穿着木珠或玻璃珠、玛瑙等装饰物的丝带。扇套从少数民族的腰带演变而来,在清代广为流行,但并非系在腰上,而是作为名贵折扇的包装。扇套是折扇收藏的配套扇具之一
六看品相,无伤、无裂、无磨损、无经拆拼修理、品相完好的扇骨,其价值要高于同类品相差者好几倍。扇骨的收藏,一看雕工,如雕工精细,又出自名家之手,当为珍品。五看年代,旧骨高于新骨,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四看款式,罕见的花式、双面贴、镶嵌式的扇骨价值要高于朴素无华的扇骨。三看规格,扇骨以大为贵,大股较窄的扇骨价格要低于大股较宽的“阔板”。二看材料,最贵重的当数象牙、紫檀,黄杨、桃丝、鸡翅木、佛肚竹等也是一流材料
扇面本身也是鉴赏的对象
扇子未打开,扇骨先展示,所以在扇面书画发展的同时,折扇扇骨相对独立的艺术特点也开始产生。明末清初扇骨的雕刻达到鼎盛,流派迭创、名家辈出
扇面的形状尺寸决定了书画空间的形式,而制作的材料、加工的方式又影响了笔墨的表现,厂家的生产工艺又使扇面表现出浓郁的年代气息和时尚印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书画鉴定的佐证。折扇书画,除了书画鉴赏,扇面本身也是鉴赏的对象
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延伸感,同时它还创造了极高的价值。一幅扇面画佳作,人们审视其半环形的扇面,感觉如同看一张平整的长方形横幅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