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杜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杜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注意选择盆土或增施硫酸亚铁,防止黄化。浇水时从盆沿浇入,尽量避免叶面水分滞留。2、花盆放置密度适当,保持通风透光

1、摘除病叶,清除地下或盆内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减少侵染来源

病菌的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分生孢子鞭状,以此侵染传播。病菌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7-32摄氏度。杜鹃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梗孢科、尾孢属的杜鹃尾孢菌侵染引起的

盆栽杜鹃冬季移入温室后,病害仍可继续蔓延。杜鹃不同品种间感病程度不同,西洋鹃比小叶春鹃感病。褐斑病的流行往往是在阴雨连绵、台风暴雨或秋雨季节。土壤粘重,种植过密,缺铁黄化,生长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杜鹃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植株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温、湿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露地栽培的杜鹃3-12月均可发病,但以4-7月上旬和10-11月为高峰期。一般来说,盆栽杜鹃较田间生长的发病重,温室内或荫棚下的较露地的发病重。西洋鹃中“天惠”、“锦风”最感病,“白御幸锦”,“贺之祝”抗性中等,“南极”较抗病

3、发病期间可选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0%粉锈灵400倍液

防治方法

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斑表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感病叶片初期生红紫至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不规则病斑,直径1-5毫米,后期病斑黑褐色,中央有时灰白色,边缘不甚明显。杜鹃褐斑病菌为害杜鹃叶片,造成大量落叶,幼苗期甚至整株死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484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