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栽培 / 粮田改菜田 土壤要调节

粮田改菜田 土壤要调节

钾(K):蔬菜作物与粮食作物相比,钾的需求量较大。钾肥应与腐熟的有机肥混合施用,以增加肥效。增加钾肥可使植株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虫、耐干旱和寒冷能力。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处存在大量的钾,薯芋类蔬菜在块根、块茎膨大时期是需钾量最大的时期。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草木灰及磷酸二氢钾

土壤处理后5—7天再播种或定植。长年种植粮食作物的稻、麦田,改种蔬菜之前,首先应作土壤处理,把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除草剂可选择:72%都尔乳油、48%氟乐灵乳油、48%拉索乳油。施用方法:喷雾法土壤处理,喷后立即耙入土中,以免药剂挥发,降低药效

调节土壤pH值

因此,透水变慢,通气减弱,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均增强,宜耕期较短,不仅耕作阻力大,而且耕后极易出现颗粒和犁条,难于打碎,栽培上应采取各种方法以增加土壤通透性。①放入足量的有机肥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猪粪等;②施入适量的沙土;③秸秆还田;④施草木灰。经长期的水稻、小麦轮作,砂粒被冲积淀在土壤耕作层下,已变成典型的中性土壤

磷肥的类型主要有:过磷酸钙(水溶性)、钙镁磷肥(弱酸溶性)。此外增施磷肥能提高越冬作物的抗寒能力,提高耐热作物的抗旱能力。在缺磷的粮田土中磷酸肥与速效性磷肥一起施用,效果很好,在严重缺磷的土壤上,单施磷肥不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甚至还会表现出缺磷的症状。磷(P):水稻、水麦田中磷含量不能满足蔬菜作物的需求,必须增加磷肥。磷肥对豆类的籽粒饱满,薯芋类的块根、块茎合成并积累淀粉,以及茄果类、瓜类的果实积聚糖分都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粮田改菜田应酌情选用微量元素。另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铜、锌、锰、硼、钼等在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大多通过天然途径(如降雨)获得的,数量较少,而对于蔬菜作物而言必须通过人工适量增施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这些元素虽然量少,却是光合作用中许多酶的活化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栽培上可提供钙的肥料有:过磷酸钙、硝酸钙、钙镁磷肥、氯化钙等。钙(Ca):蔬菜作物中的双子叶植物占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细胞壁中有较多的有机酸根(羧基)需要较多的钙与之结合,以降低酸度,因此粮田改作菜田之后需施用大量的钙肥,一方面降低土壤的酸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作物对硼、锰、钾、镁的吸收能力。发现植株缺钙,可用0.5%的氯化钙溶液向极易发生症状的部位喷施

消除病害

增加土壤通透性

因此,必须调整粮田的pH值:一般采用石灰碱,翻耕土壤前直接撒在土壤上与基肥一起翻耕,667平方米施10kg石灰碱,可将粮田PH值调到7左右,长期低洼田块可增加石灰碱的用量。而绝大多数蔬菜是适合在碱性(偏碱性)土壤中生长。经过长期水旱轮作,形成了稻田所特有的理化性状,再加上长期使用尿素、碳铵等化肥,稻田土壤一般PH值小于7,呈酸性

化学除草

总之,粮田改种蔬菜需要进行土壤营养元素的调整,元素之间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田块、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作适当调节,以维持蔬菜作物生长所需

调配营养元素

播前种子土壤都要进行药剂处理。粮田中有些病害如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等,这些病害很容易危害十字花科的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甘蓝、荠菜等作物,其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田间发病后,可以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因此粮田改菜田,土壤要进行深耕晒垡,田间排水要畅通

氮(N):水稻、小麦田由于长期施用尿素,田块内含N量较高,且以硝态氮状态存在于土壤下层,翻耕时应增加深度,有利于作物对N的吸收,相对而言N的含量比例较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527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