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引领杂项攀升的犀角器 年均升值达到30%

引领杂项攀升的犀角器 年均升值达到30%

其纵剖面纹理呈粗糙顺直状,如甘蔗直纹;而横断面纹理似鱼子或芝麻点,又谓之粟纹,这也是与其它角质纹理的最大区别所在。通常犀角色泽多见棕黄、棕红或黑紫色,越接近角端色越深暗。犀角有亚洲与非洲犀之分,一般亚洲犀角质优于非洲犀,其所雕之物也珍于非洲犀角制品

到明清,随着竹木牙雕的兴盛,犀角这一珍稀材质亦被大量从海外进口,用以雕制觥、觞、樽、佛像、仙人槎及小件挂饰摆件等各种清玩观赏器,成为供帝王官宦、巨贾豪绅的赏玩斗富之物。汉唐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经济价值日趋凸现。并使治犀术成了与竹木牙雕并驾齐驱的独特雕刻艺术门类,当时各雕刻名家如濮澄、鲍天成、尤通、朱宏晋等多有染指其上,而其价值也凌驾于三者之上

而各类小件犀角挂饰与摆件亦有十倍以上的不等涨幅。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同时亦为民间藏界垂涎。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已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上扬。如2001年朵云轩秋拍,一尊高15厘米的清螭龙纹犀杯估价15万—20万元,落槌价为34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一尊10余厘米高的品相雕工尚佳的明清犀角杯在国内市场仅1万多元,到90年代中期已达4万—5万左右,而近几年各拍卖行的估价均在15万元左右,且时有被竞拍至数十万元之多

来源:上海商报。十多年来犀角器之价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笔者综合各类投资投机市场的多种因素,乐观地预测未来数年内明清犀角器仍将执古玩杂项之牛耳,进一步引领古竹木牙角器跃上新的台阶

唐代之后犀牛仅存于华南小部分区域。收藏文博圈内常说的竹木牙角四大雕器中的“角”,主要是指犀牛角。上世纪,野生犀牛在我国境内相继灭绝。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有成群结队的犀牛出没,且分布也较广泛。因犀角易腐朽,宋元前的实物遗留至今已无几,故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犀角杯和带板饰物,恐怕成了今人所能见到的最早犀角制品了。据记载,用犀角雕制器皿最迟在殷商就已开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5351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