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室平面近方形,棺床置于墓室西部,由15块方形大青石板拼成,整体为长方形。由此证明,地宫内陈设已超越了北魏陵制规定的不设明器、不置素帐和瓷瓦之物的限制,对研究北魏时期的葬俗、陵寝制度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墓道前20米处建有总面积200平方米的宣武帝祭堂,堂内四壁镶嵌8幅描绘元恪生平的工笔画;展柜中陈列40余件景陵和北魏出土文物及复制品。景陵封土呈圆形,直径110米,现高24米。景陵在宋金时代和民国年间曾遭盗掘,现已复原出青瓷盘口龙柄壶、陶砚、石物帐座、残石灯等十余件文物。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的部分构成,全长56米余
总之,景陵气势壮观,结构完整,风格朴实,色调雅素,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文物、建筑、科研和观赏价值。现与古墓博物馆合为一处旅游点
作者:佚名
宣武帝,为北魏第八代皇帝,名元恪,文帝第二子,公元499-515年在帝位,继承了其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公元515年死于洛阳,葬景陵。武帝景陵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西院,有一雄伟壮观的大冢,由于此冢的存在冢西的村庄便命名为“宣武村”,后改为“冢头村”。景陵是建国以来经国家批准科学发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国目前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