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证,清代的钧红釉烧制比较复杂,白胎烧制时在器表罩一层酱黄色的护胎釉和铜红釉。而现在有些仿造者己经知道了清代的方法,同时也按清代工艺复烧红釉器物,但在护胎釉色泽,窑变方面有破绽
而且釉面有很明显的开片,这种开片如果在国内,会在片纹内进灰尘而呈现黑色片,如果在国外回流的很多片纹并不是黑的,也就是包浆不及国内的厚。还有的在出窑砍底后把底足磨平,这种国内有见,国外比较常见。我们要注意的是,清中期的钧红窑变,多从口部开始,呈现丝条状,向下延伸。民间有紫罗兰的说法,来描述其窑变釉色
钧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釉色,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而且多生窑变,特别是清中期时,窑变色泽丰富,流淌自然,成行成丝,满窑变或局部窑变,深受世人所爱
所以,我们看清代的钧红窑变釉的典型器物,就以这件冬瓜罐为标本,清中期的钧红釉,胎骨很白净,修胎很规整,釉面很光洁,其内口的护胎酱釉色泽较深,而底部护胎釉釉色不很厚,略呈现黄色,器底旋胎纹和跳刀痕清晰可见。红釉表面光润,釉层很肥厚,由于这种釉在烧制中流动性强,烧制时器物多被盛装的匣钵连到了一起,不把匣钵打掉,器物拿不下来。故老的钧红釉器物,在出窑时都是从底部慢慢的将匣钵上砍下来的,所以,底足不平整,由此钧红釉又有砍底钧的说法
对于此,明代皇家十分重视,指令官窑复烧铜红釉,,取得成功,特别是明宣德时,铜红釉的烧制达到成熟阶段,烧成了较永乐鲜红釉更胜一筹的祭红釉,色调深沉、不流釉、不脱釉,被称为“宣红”。据文献记载,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烧制出钧红釉瓷器,因它最初为河南禹县钧窑所烧制,故称“钧红”。可是,自元代后,禹县钧窑、日渐衰落,至明初民窑已不能烧制钧红釉瓷器了。回顾历史,虽然河南禹县铜红釉不能独步天下了,但值得庆幸的是,禹县烧制钧红釉的技艺被其它产瓷区继承了下来。钧红釉瓷器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不能不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中以景德镇烧制的钧红釉瓷器为最好。宣德后,铜红釉一度衰落,清康熙时,才又仿宣德红釉烧制了著名的 郎窑红、霁红等品种
现在仿的窑变多呈团状,一块一块窑变,窑变多带灰白色,并非紫罗兰色,这些细节都要注意。此外,老的钧红釉胎骨比较重,但是不特别特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