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卖天价创纪录
中学零花钱“交给”电影院
陈逸飞1946年4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属宁波),其父陈庚赉为化学工程师,其母范雅芳生他时已年近40。曾为修女的母亲是陈逸飞的艺术启蒙老师,童年时代,母亲经常带着他到教堂去做礼拜,陈逸飞由此对宗教绘画、雕塑、节庆以及管风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同年全家乘船搬去上海
导演
他生前曾说,因为画作畅销,他才有能力去做其他事。美术界认为,《浔阳遗韵》《罂粟花》等均拍出高价,对当代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市场上的地位和收藏价值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陈逸飞在不到60年的短暂生涯中,不仅创作出《占领总统府》《浔阳遗韵》等著名画作,还广泛涉足模特经纪、影视制作、服装设计、媒体等行业
1992年,他的新作《夜宴》又以198万港元被香港富豪邵逸夫收藏,再创卖价新纪录。1998年,他的《罂粟花》以387万港元拍出,成为其油画作品拍得的最高价。他也是第一位与世界最具权威的玛勃洛画廊签约的亚洲画家。1991年,陈逸飞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创作的油画作品《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元打破了在世华人画家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但他并不因此沾沾自喜,转而开始创作反映三四十年代上海题材的《海上旧梦》系列油画,其中《黄金岁月》《海棠春暖》均以高价售出
画家
画家把自己放在“五四运动”前后的大量照片前,成了一个在中国近代苦难中寻找人文主义思想的有抱负的艺术形象。同年底,纽约哈默画廊收购了12幅他的油画。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到油画的故乡去探访。这幅油画标志着陈逸飞在思想精神领域的转折。改革开放把他推向了国际舞台,这也是陈逸飞反思的结果。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美术界人士认为,陈逸飞油画的突出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与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他用真诚的艺术语言诠释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受。1980年,他自费赴美留学,1982年夏开始欧洲之旅,遍访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十余个国家的博物馆,观摩了大量欧洲名画原作,了却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次年,他在哈默画廊举办自己的首次个人画展,42幅展品悉数售出。“文革”结束后,陈逸飞于1979年创作了油画《踱步》,记录了他当时对时代的反思
他曾有过学电影专业的念头,但在当时没能。念中学时,陈逸飞附近有一家“曙光电影院”,他把大部分零花钱贡献给了电影院,在那里观看了多部前苏联影片。陈逸飞印象最深的一部前苏联影片是《初升的太阳》,讲述了一个小画家同电影之间的故事
色彩高贵典雅,令观者有富贵如云、人生苦短之感。《浔阳遗韵》三位女性身着古装,围坐一方,或弄箫,或执纨扇,或轻抚琵琶,雍容华贵,仪态万方
我开始做服装的时候,也没想办这样的一个公司需要多少钱,能挣多少钱,只是因为懂艺术,喜欢服装,爱买服装,常参加一些服装评比活动,我觉得可以试试看。陈逸飞马上丢下自己手中的笔,悄悄地在后面跟踪了半天———他喜欢欣赏自己设计的服装穿在别人身上的开心劲。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周围的人穿得还不够好看。一个城市,服饰就是她的风景线,能把这道风景线打扮得漂亮些,也是我的责任。”有一次,陈逸飞正在画室画画,突然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穿着“逸飞”牌时装,拉着男朋友的手,从他的窗前经过。陈逸飞生前谈到这一系列商业行为时,并不认为自己在“越位”:“我可不想让人家说,陈逸飞卖画挣了点儿钱,就想做做这个,做做那个,像个‘烧包’似的
他们大胆地从俯瞰天下的角度进行构图,将人民解放军昂扬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欢庆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蜚声画界。1977年,当时年轻气盛的陈逸飞与魏景山一起,创作了著名的《占领总统府》
2000年逸飞集团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人民币。1997年逸飞服饰公司成立,2001年的销售额达到1.4亿元人民币。1995年,逸飞模特经纪公司成立。1993年,陈逸飞回国创业,逸飞工作室成立,当时办公面积只有10平方米。次年逸飞影视公司成立。2002年,一本厚达400多页的时尚杂志《青年视觉》问世,逸飞集团开始向传媒业进军
最初做服装没考虑挣钱
环境迫使他和年轻的同伴们不得不放弃典雅的艺术之梦,投身于强烈的社会震荡之中。毕业后的陈逸飞正好遇到“文革”。这种时代英雄主义的熏陶,使他以后一直保持着浪漫主义的风韵、雕塑般的凸现能力,以及删繁就简的聚焦水平。陈逸飞在街头画巨幅宣传画、考察并描绘黄河流域,创作了一系列表现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的作品
商人
1963年以优异成绩念完预科,直接升入同校大学部油画专业。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宿舍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但他在熄灯之后还要悄悄溜到素描教室里去用功。15岁时他不顾父亲劝阻,执意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预科。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举国生活艰辛,陈逸飞在学校食堂常吃菜帮子做成的“解放菜”和豆腐渣做成的“肉丸子”。他白天黑夜用功,把素描的基本功打得非常结实